乙未戰爭[4] 或稱乙未之役[5]、乙未日軍征台之役[6],或稱為台日戰爭。日本稱為台灣討伐或征台之役。是台灣軍民為捍衛「台灣民主國」,而日軍依馬關條約為取得台灣所爆發的戰爭。其中「乙未」是指爆發戰事的1895年,適逢農曆乙未年[2]。
清帝國於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中敗於日本帝國,於1895年年4月17日在日本馬關簽訂馬關條約議和,其一條件為割讓台灣與澎湖。日帝隨即派兵到台灣進行接管,但遭遇台灣住民的武力抵抗。乙未戰爭戰事集中於台灣島,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台灣抵抗力量主要有台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6][7][8] 及劉永福的黑旗軍[8] 和唐景崧的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9],及民兵十萬名。
在傷亡部份,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惟死者中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10],而台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2][9]。依照《台灣治績誌》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9];因為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2]。
乙未戰爭是發生在台灣上,戰鬥地域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11]、死傷嚴重、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當時幾乎是全民參與,其中尤以客家族群作戰最力[12]。自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6月14日轉進台北、10月21日攻入台南到10月23日日軍控制全台灣為止,戰事持續總時間約5個月。許多台灣商人如台北城辜顯榮選擇和日軍合作,甚至幫日軍開路清除台灣反抗力量,賣台行為為台後人唾棄。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仕紳如客家烈士吳湯興,卻選擇和日軍作戰。吳雖身死,卻留下風骨永為後人景仰[2]。惟直至同年11月18日,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13] 之後,台灣各地方的武裝小衝突仍此起彼落,與日後長達21年的武裝抗日起義運動[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