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編輯]
- 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盧溝橋事變(1937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平津作戰(1937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太原會戰(1937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淞滬會戰(1937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南京戰役(1937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徐州會戰(1938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蘭封會戰(1938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武漢會戰(1938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廣州戰役(1938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南昌會戰(1939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隨棗會戰(1939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桂南會戰(1939年-1940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棗宜會戰(1940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豫南會戰(1941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上高會戰(1941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晉南戰役(1941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942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香港保衛戰(1941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其中中華民國國軍協助駐港英軍撤離,並未參與主要戰鬥)。
- 滇湎路戰役(1942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浙贛戰役(1942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鄂西戰役(1943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常德會戰(1943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滇西緬北戰役(1943年-1945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豫湘桂會戰(1944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密支那戰役(1944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長衡會戰(1944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第四次長沙會戰(1944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衡陽保衛戰(1944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騰衝戰役(1944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桂柳會戰(1944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湘粵贛戰役(1945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豫西鄂北會戰(1945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湘西會戰(1945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桂柳反攻戰役(1945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
- 國共摩擦(1937年-1945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晉西事變(1939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 黃橋戰役(1940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皖南事變(1941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編輯]
- 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年至今)[1],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中國人民解放軍。
- 1945年國共衝突(1945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中國人民解放軍。
- 中原突圍(1946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蘇中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大同集寧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定陶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巨野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四平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臨江戰役(1946年-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陝北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孟良崮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運城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東北1947年夏季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東北1947年秋季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東北1947年冬季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萊陽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北塔山事件(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2]
軍隊國家化[編輯]
內戰與遷臺[編輯]
在美國斡旋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共產黨在1946年2月在重慶簽署《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方案規定全12個月內將中國的軍隊減為108個師,90個師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18個師為共產黨。之後再在六個月縮編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50個師,共產黨10個師。
但是整軍尚在開始階段時,1946年6月國共內戰再次爆發。
歷史意義[編輯]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存在,在中國近代史上意義很大。首先這支軍隊是歷史上第一支政治上「以黨領軍」的武裝部隊,在蔣中正領導下,軍閥割據於1928年結束。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對中國國民黨地方反蔣派系戰鬥,使中國得以在抗戰爆發前團結在蔣中正領導下進行民族戰爭。在與日軍爆發戰鬥之後,國民革命軍於美國對日宣戰前的4年始終獨力對抗侵略者,以傷亡320萬的代價,讓日本軍隊深陷在中國戰場,讓同盟國爭取到兩年時間策劃對太平洋戰場反攻行動,因而廣受當年歐美領袖和盟軍將領肯定。
當時國民革命軍的現代化水準,不足以與日軍進行大規模戰鬥;許多戰鬥物資也被把持在印度以對日反攻,這是國民革命軍當時在日軍發動「一號作戰」中,難以抗拒日軍的關鍵因素。近年西方學者經過研讀新解密資料,已逐漸肯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民革命軍的貢獻,並開始將其視為同盟國在亞洲戰場上的主力。
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胡錦濤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中,首次公開承認國民革命軍是抗日戰爭主導力量[4]。「正面戰場由國民黨領導,敵後戰場由共產黨負責」的主張開始出現,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給予日軍沉重打擊[5]。近年來,中國學界與民間眾多聲音傾向將抗戰主要貢獻歸功於蔣中正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
軍階[編輯]
官等 | 官階 | 肩章 |
---|---|---|
將官 | 特級上將 | |
一級上將 | ||
二級上將 | ||
中將 | ||
少將 | ||
校官 | 上校 | |
中校 | ||
少校 | ||
尉官 | 上尉 | |
中尉 | ||
少尉 | ||
准軍官 | 准尉 | |
士官 | 上士 | |
中士 | ||
下士 | ||
士兵 | 上等兵 | |
一等兵 | ||
二等兵 |
歷史[編輯]
國民政府時期[編輯]
- 北伐成功後國民政府起初沿用了北洋時期的軍階制度。
- 1931年4月國民政府公佈了《陸空軍軍官佐士兵等級表》:
- 軍佐改用與兵科相同的三等九級名稱。
- 軍士、士兵同前制。
- 明確設立了空軍軍階等級。
- 1935年國民政府公佈《陸海空軍官制表》、《陸海空軍士兵等級表》,重新制定陸、海、空軍軍階等級:
- 軍官和軍佐冠以所屬軍種。
- 三軍軍佐均分為監、正、佐三等,相當於將、校、尉:
- 「監」分為總監、監,相當於中將、少將。
- 正、佐均分為一等、二等、三等,相當於校、尉的上、中、少三級。
- 軍佐以專業名稱加以區分,如:相當於現今「海軍軍醫上校」的「海軍一等軍醫正」。
- 軍士除空軍機械、通信、攝影、測候等專業的軍士分為一等軍士、二等軍士、三等軍士,其餘與前制相同。
- 1935年3月,國民政府區分上將為特級[6]、一級、二級。
- 特級上將從設立至2000年廢除,僅授予1935年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一人;大陸時期一共授予陸軍一級上將10名、海軍一級上將1名,除了蔣中正嫡系的何應欽、陳誠,其餘皆是獨霸一方的地方勢力[7]。
- 1936年起,由於上將員額有限,合於晉升二級上將規定的陸軍中將,可以加上將階[8],其服制同二級上將、領中將最高額薪俸,且二級上將職位出缺時可以優先晉任,唯1949年政府遷台之後沒有中將加上將階[9]。
- 國民政府也多次以陸軍上將階配合勳章贈與友邦政要[10],以示友好。
國民革命軍之軍、師級列表[編輯]
民國15年(1926年)7月
|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
-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譚延闓
-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朱培德
-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李濟深(兼任)
-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李福林
-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程潛
-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李宗仁
-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
北伐後至抗戰前新編部隊:
新編軍、師[編輯]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五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七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八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廿二師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卅師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卅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