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完整的让人完全倾慕的时代
起《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这个书名还是有一些波折的,我当时写这个随笔的感觉是,因为我自己是历史学出身,往往想从历史中读到一些东西。当然有些历史里面反映的一些现象和内容,不是通过学术著作就能完全反映出来,其实历史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整体,它里面有一些人情世故,细微的末节,包括日常生活,有很多感受性的东西是很难用学术的形式加以表现的。所以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能不能通过稍微平易近人或者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表达这些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最好能跟我们规范性的学术论文有所区别,这是我当时的一个想法。
我还是从这本书的内容、书名讲起。最早的书名我起的是《说破》,也就是把什么东西说破,怎么来说,从读者的角度很难把握。后来我跟静武他们一些编辑朋友商量,其中有一个名字大家意见比较集中,叫《盛世的郁闷》,但是我想如果起这个名字,这个书可能要冒出不来的风险。后来选了我其中的一篇文章做标题,这篇文章就叫《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主要的考虑是我们谈的是古代的事情,讨论的是哪个朝代最郁闷,至少这个书名看起来是讨论清以前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看书的内容可以知道它不仅是谈古代,也延续到了现代、当代。但是用这个书名可能更安全更保险一点,这是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大家可能看过其中那篇文章里面的一个段子,就是有一次朋友聚会,大家酒足饭饱之后突然有点像行酒令一样,轮流评价哪个朝代是最好的。有人说唐代最好,唐代出大诗人,也是一个皇皇盛世。有人说先秦最好,认为中国的文明就是从先秦时候发源的,出了伟大的思想家。还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最好,因为从士子来说,那是一个放浪形骸的时代,士人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非常自由。轮到我选择时,大家觉得非常意外,我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明末相对来说是最好的时代。大家觉得很奇怪,因为明末商业非常发达,而同时又是非常糜烂的一个时代,皇帝又都不问政事,经常不是变成木匠就是只知吃喝玩乐,到了崇祯皇帝想挽回这个败局已经不可能了。但是明末也是思想相对自由解放的时候,出了我心目中最大的英雄之一王阳明,那是一个非常自由的时代,自由结社、自由讲会,当时王阳明讲学的时候贩夫走卒都能放下担子来听讲,说明他精神的能量可以传递给普通老百姓,这是相当了不起的,而且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那时候都可以随意地自由联络、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是相当自由、非常让人兴奋的时代。
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完整的让人完全为之倾慕的时代,每个时代各有它的弱点,也各有它的长处,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标准。
清朝对人的控制和算计远比明朝严酷
现在网上有所谓的明遗和清粉,大家互相争吵到底清代好还是明代好。我不加入这个战团,但是我这里面有几篇文章写到了,相对于明末,清代在文字狱方面,在人的思想控制方面,对人的舆论自由的限制方面,要远远的高于明代。
这里面有几篇文章特别谈到清代是怎么来糟蹋人、折磨人的,这些技术以后被延续下来被反复地使用。我这里随便讲两个例子,一个是思想改造,最有名的就是曾静案,曾静这个人本来是个造反分子,给封疆大吏岳钟琪上逆书,煽动他造反,说你是岳飞的后代,怎么不反清复明。后来岳钟琪把曾静抓起来,押送到雍正皇帝那儿,很多人说这个人如此大逆不道,真该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但是雍正皇帝说杀死他很容易,但是让他真心归顺我朝太难了,所以我要花一些时间跟他交流。怎么交流呢?雍正写了很多的谕旨,当做学习材料,让曾静在狱里阅读这些材料,然后让他写学习体会,曾静就天天在里边写。一开始他觉得不服,因为他认定雍正是篡位的,而且干了很多坏事。雍正也不反驳他,就一条一条的把自己当年怎么样来实施政治治理的谕旨都发给他看,意思是说我当一个皇帝多么不容易。大约经过一年的时间,最后曾静彻底服了,最后他写了一篇悔过书叫《归仁说》,里面说到雍正皇帝多么伟大,我还造他的反,实在是大逆不道,我自己觉得深深悔恨,所以写了一篇思想汇报,这些交流材料最后被做成一本学习材料《大义觉迷录》,里面有雍正的御旨,有曾静的悔过书,有当时的审讯记录,广泛发行,每个书院或者地方学校都必须要收藏,要求全国有文化的精英都要阅读。最后雍正皇帝派了两支宣传队,一支奔湖南,一支奔西北。湖南是曾静的老家,他是普通乡绅,由他作为这个队的成员之一,跑到湖南亲自宣传雍正怎么样来感化他,据说效果非常好。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我在书里也大致做了介绍。有一篇文章叫《糟蹋人的艺术》,雍正有一个大臣叫钱名世,钱名世这个人是非常会阿谀奉承的一个人。但是他奉承错了对象,他把年羹尧大将军奉承的太狠了,甚至奉承到他的丰功伟绩几乎可以跟康熙皇帝并列,因为雍正皇帝曾经有一段对年羹尧非常好,但到最后的时候年羹尧因为功高震主自杀,钱世名的噩梦也开始了。雍正发动了全朝的官员去写一些诗歌批判他,还写了一个大匾挂在他家里讽刺他,说这个人等于是一个败类,让他天天看着这个匾。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其实清朝对士人的控制和使用的手段远远比明代要严密,明朝有一个比较残酷的刑罚叫廷杖,就是扒下你的裤子揍你的屁股,把屁股打烂了。原来早期的廷杖是穿着裤子的,但是后来的廷杖是扒下裤子打,那就不得了,血肉横飞。清朝已经不是直接揍你的身体,而是从心灵的角度去摧残你,训练人自己完成精神自宫,心甘情愿地去效忠,这是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也觉得很郁闷的一个朝代。
人活着时,如何维护基本的自由和尊严是最重要的
清粉可能认为清朝也有很多功绩,比如它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它的疆域控制技术可以说超越以往,也为现代中华民族疆域奠定了基础,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是按照清朝的疆域来设定的。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我的意思是说,我写这些文章或者谈到郁闷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人活着的尊严,它是怎么样被一个思想控制的朝代、通过严密的技术所扼杀牵制,人的尊严如何由此一点点丧失,这是我特别想跟大家交流和分享的一些经验。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关于文字狱处理的事情,大家知道清朝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工程叫四库全书,对《四库全书》的作用大家评价不一,一方面觉得它荟萃了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历代文献,但是《四库全书》同时也摧毁篡改了很多文献,包括对清朝不利的很多言论都在《四库全书》里面被删除,被改造,或者被改写。这些删除改篡文件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当时收集这些文献的时候,大家并不太清楚哪些文件应该上交到朝廷。乾隆那时候下了很多命令,结果发现地方官员只收集了十几种书籍,乾隆着急了,说江浙地区是人文渊薮,你怎么就收集到这几种书。于是大家慢慢再找,最后凑到了几十万卷。看看搜集的差不多了,乾隆马上下了另外一道谕旨,严查违禁书籍,后人称这种做法叫“寓禁于征”,就是表面上征书,实际上是要毁书,征书的同时要禁书,要不断地筛选书的内容。但是书的内容,到底什么是应该被筛选的,什么是应该被删除的,大家不知道,于是乾隆就亲自一一指导,有的官员根本不太清楚,说这些东西看不出什么错来,乾隆就大怒,痛骂说你一个巡抚,一个边疆大吏,你看不出这里面包含的微言大义,我来教你怎么看。经过培训,官员不但要按照乾隆的谕旨去搜,而且他会主动地去找一些方法来找书,有的办法实在是下三赖手段。比如有一个官员叫海成,他跟乾隆出主意,说咱们可以找一些退休的人,这些退休的人没什么事干,让他挨家挨户去搜,这些书搜出来之后统一销毁,统一篡改。乾隆说这个主意好,领会领导意图准确,所以让他去搜。海成到最后上瘾了,他说以后所有出书的人,不管出什么书,一律交到乾隆那,经过审查之后才能发行。乾隆说这可太过分了,然后他把海成又骂了一通。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地方官员的嗅觉,在某些文献的处理上是被培养出来的。清朝就是在发动文字狱的过程中培养出一些官员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和他敏锐的嗅觉,因为他往往会自设底线,你不用说我自己也知道这个底线在哪里。
以上举出的三个例子就是想说明,衡量一个朝代郁闷不郁闷,并不仅仅关注它拥有多少功高盖世的军事武功,或者疆域有多么广大。另一方面我们要记住,人活着时具备多少自由和的尊严也应该是我们判断朝代优劣的一个指标。这是想跟大家交流的第一方面。
在一个多元的、更多样的状态下来反思历史
第二方面,我自己在做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我们以前对历史的一些判断似乎过度单一了,比如我们老是注重皇帝的一些言行,或者注重上层的宫廷斗争,或者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注重宫廷的内斗,我们特别爱看《甄嬛传》,看里面的宫女打来打去勾心斗角。我们知道历史有很多不同的面向,不同的层次,我们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这些层次其实非常有意思,它体现历史中人情世故非常细微的表现状态。比如我写了一篇东西叫《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咱们现在一出门就打车坐地铁,到达目的地非常方便,但是这些官员每天非常辛苦,可能三四点就要起来上朝,因为皇帝上朝的时间也非常早,但是由官员住的地方到他上朝的地点,可能要经过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坐着马车慢慢走,而且清晨非常寒冷。所以他走的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我们看到一些官员在日记里面写,上朝的过程中往往是最佳读书时间,我感兴趣的是在车里两个小时他们都看些什么。咱们有的时候早上工作两个小时不错了,马上就到中午饭了,他们早上可能从三点多起床,四点赶到宫里,五点上朝,所以很多书都是在车里看的,像类似的细节非常有意思。
还有的官员在上朝的时候,皇帝赐个宴会是无比光荣的,就跟咱们现在赴场国宴似的,我们想象可能是大鱼大肉满汉全席,其实有时候非常简陋,上朝之后自己铺个毯子,然后在前面给你弄个小火锅,比如就是一个白肉火锅,里面有点肉,有点菜,然后发给你两个馒头。还有的食品,叫馓子,满族的食品,用面食做的,有的馓子都很不新鲜,放了很多天。甚至馒头上还长了虫子。你吃完之后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有一点,赴皇宴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你吃不了可以打包带走。当然打包带走也不是什么好吃的,剩下的一些羊肉什么的,你可以带回家去。羊肉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吃,做的也非常粗糙。像类似的细节我们可以从他的日记里面看到,我们叫日常生活史,或者叫文化史,里面表现出非常有趣的细节,实际上会填补我们对历史的一些认识,类似这样的东西非常非常多。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太适合用学术的方式来表现,可能更容易用随笔,用比较随意的方式来表现出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过程,这也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写随笔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使自己的思路摆脱学术的限制,把它放到一个非常平实、非常日常生活的细节里缓缓的展现历史的丰富的画面,这也是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所考虑的。
这里面涉及到第二个问题,我们如何来看待历史,我们的历史学应该向何处去,我们的历史是做一个非常专门的、非常固定的、非常狭隘的一种研究呢?还是要把它放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去反省,通过反省历史、反思历史跟现实进行对话?我觉得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以前我们有影射史学,好象史学就是专门为政治服务的,但是我想这样的一个史学恐怕大家也都不爱看,因为他已经把历史的丰富度完全狭隘化了,就是为某一种单纯的政治目标而服务,这样的历史我们以前在文革或者在文革后期看的非常多。但是我们现在也出现另外一种现象,我们把历史放在一个非常专门化的视野里去研究,我觉得这恐怕也是闭门造车,也是我所不喜欢的。所以我们怎么样把历史激活,把历史里面包含的内容和现实进行一些对话,通过反思历史来看待我们的现实或者得到一些经验,这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历史跟现实的对接或者说对话,在我们的学术文章里是很难表达出来的,因为学术文章都有规范,前面做了什么,我自己要做什么,后面再怎么收尾,列了一大堆参考书,在一个知识的本身脉络里面,做这样的学问当然意义非常大,但是这类学问受众很少,如何把它变成一种面对大众的学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美国现在出现了一种叫公众史学的流派,主张史学在面对公众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公众对它的兴趣,同时又使史学变成一个能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给我们以启迪和启发的资源和媒介,当然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想好怎么解决。但是其中有一种解决的办法,就是鼓励更多的历史学家来写一些通俗的文章,比如用随笔的形式来展现历史的一些多样内涵。当然现在通俗的东西非常多,我也想跟大家讨论,什么样的通俗作品是大家最喜欢最欣赏的,同时它也是最具启发性的。写好通俗的文章实际上并不容易,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展示历史的趣味性,沉迷历史的细节,往往就难以洞察到历史背后较深层的意义。
在这方面我也想做一些探索,大家如果愿意读我的书的话,可能会觉得这本书并不太好读,肯定比当年明月要难读得多,或者比《万历十五年》要难读,《万历十五年》我觉得要表达的意思挺曲折的,尽管它卖了好几百万册,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读懂了,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讨论黄仁宇的写法和我自己的写法有什么区别,或者跟当年明月的写法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在一个多元的、更多样的状态下来反思历史,使历史变成我们观察当下,体验我们自身世界的一种方式。
不好的历史书,往往使人变得更加愚蠢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拿出来讨论,什么是比较好的随笔,可能大家也有争议。当年我开专栏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也考虑到写法和内容如何定位的问题。因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小清新太多,大家愿意读小清新主要是白天受老板欺负,或者在办公室坐了一天班,晚上想轻松一点,所以基本喜欢那些是放在床头睡前能看的书,小清新的写法给大家一种放松感,一种小幽默、小资,很温馨,借用现在流行的很不靠谱的说法叫正能量。我对“正能量”这个提法很不以为然,我这本书里有很多负能量,如果大家看的话肯定感觉不到流行所说的正能量。因为正能量已经成了一个教条的解释,什么叫正能量?一定是励志的,一定是清新的,一定是小资的,一定是放松的,一定是愉悦的,大家看我这本书可能觉得有些难受,是给大家添堵的一本书,但是不是给大家添堵这本书就一定不好?我觉得咱们可以讨论。我并不是给自己开脱,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书写的很好,这需要接受大家的检验,包括市场检验,包括读者检验,也包括知识界、舆论界的检验。但是我们写随笔杂文,一方面要传播一种清新的空气,但是现在的空气并不清新,雾霾重重,你老是搞小清新,这不是有遮盖雾霾的嫌疑吗?如果真是空气清新的话,那咱们都玩小清新,这个世界果真会变好吗?现在的关键是这个世界并不清新,这是我做历史感受到的,所以对未来,我基本持悲观的态度。
前几天有个记者采访我说你这个书的基调是什么,我回答说我的书的基调就是“灰暗”,我在小清新的时尚里面给大家添点堵,搞点灰暗,也算是个小小的恶作剧吧。我要搞小清新太容易了,大家也读的太多了,再玩还有什么意思?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这种灰暗的色调,从道理上讲,灰暗的色调没有人喜欢,但是如果通过阅读来提高我们自己反思的能力,我宁可自己灰暗一点,大家如果从这里得到一些启发还是值得的。我觉得随笔写作传统在中国有不少风格种类,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传统现在慢慢在消失,就是鲁迅当年杂文的批判传统。鲁迅被大家誉为是黑暗的闸门,他自己也说自己是一个黑暗的门,要把青年放到光明之中去。这个传统后来已经断掉了,因为现在小清新太多了,大家都想幽默,想轻松,想放松。但是有一个人继承了鲁迅的这样一种反叛风格,就是王小波。王小波在某一个意义上非常重大,我觉得王小波所表达的内容,包括他的写作水准,一直存在争议,但是王小波的那种不屈的批判精神,那种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生活趣味的感知能力,那种黑色幽默的表达风格都是逆潮流而动的,是时代的稀缺品,却至今光芒四射。其实王小波骨子里是非常灰暗的。所以这个传统怎么接续下来,我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我自己并不是做的很好,我只是做一个尝试而已。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希望在小清新很温馨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多一些灰暗的冥想和震动也不是什么坏事。当然从表面上看我自己并不灰暗,但是我写的东西可能比较灰暗,可能自己心理也有一种反差吧。搞历史的,一般很容易变得灰暗,搞现实问题的或者搞文学的人会变得很阳光。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我自己写这本书也是想尝试着从历史中得到我自己的一种感悟,然后把这种感悟传达给大家,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共鸣。虽然这种声音是非常微小的,而且我估计我这本书畅销不起来,因为我刚才说的很清楚,大家需要很清新幽默和正能量的东西,我给大家提供负能量的东西恐怕许多人不喜欢,但是我希望在生活越来越多元化的状态里,这样一种风格的东西,能有一些容身之地,给大家多少带来一点点思考,一点点感悟。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种感悟,愿意大家从历史中获取一些经验。所谓灰暗,并不是说看完这个东西颓废或者使自己变得消沉,其实恰恰相反,感知灰暗有可能使我们眼睛变得更加明亮,使我们身处这个社会,身处这样一个现实中,我们变得更加清醒。我有一句话在网上曾经有人引用过,这句话是,人们总是说,读史使人明智。但是我觉得有时候不好的历史,或者不好的历史书,往往使人变得更加愚蠢。现在有些历史书,我不客气的说,慢慢会使人变得愚蠢,但是我的这本书也未必使你变得聪明,我只是把我的一点点感受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抛出来跟大家分享。
杨念群,新浪历史
起《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这个书名还是有一些波折的,我当时写这个随笔的感觉是,因为我自己是历史学出身,往往想从历史中读到一些东西。当然有些历史里面反映的一些现象和内容,不是通过学术著作就能完全反映出来,其实历史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整体,它里面有一些人情世故,细微的末节,包括日常生活,有很多感受性的东西是很难用学术的形式加以表现的。所以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能不能通过稍微平易近人或者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表达这些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最好能跟我们规范性的学术论文有所区别,这是我当时的一个想法。
我还是从这本书的内容、书名讲起。最早的书名我起的是《说破》,也就是把什么东西说破,怎么来说,从读者的角度很难把握。后来我跟静武他们一些编辑朋友商量,其中有一个名字大家意见比较集中,叫《盛世的郁闷》,但是我想如果起这个名字,这个书可能要冒出不来的风险。后来选了我其中的一篇文章做标题,这篇文章就叫《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主要的考虑是我们谈的是古代的事情,讨论的是哪个朝代最郁闷,至少这个书名看起来是讨论清以前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看书的内容可以知道它不仅是谈古代,也延续到了现代、当代。但是用这个书名可能更安全更保险一点,这是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大家可能看过其中那篇文章里面的一个段子,就是有一次朋友聚会,大家酒足饭饱之后突然有点像行酒令一样,轮流评价哪个朝代是最好的。有人说唐代最好,唐代出大诗人,也是一个皇皇盛世。有人说先秦最好,认为中国的文明就是从先秦时候发源的,出了伟大的思想家。还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最好,因为从士子来说,那是一个放浪形骸的时代,士人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非常自由。轮到我选择时,大家觉得非常意外,我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明末相对来说是最好的时代。大家觉得很奇怪,因为明末商业非常发达,而同时又是非常糜烂的一个时代,皇帝又都不问政事,经常不是变成木匠就是只知吃喝玩乐,到了崇祯皇帝想挽回这个败局已经不可能了。但是明末也是思想相对自由解放的时候,出了我心目中最大的英雄之一王阳明,那是一个非常自由的时代,自由结社、自由讲会,当时王阳明讲学的时候贩夫走卒都能放下担子来听讲,说明他精神的能量可以传递给普通老百姓,这是相当了不起的,而且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那时候都可以随意地自由联络、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是相当自由、非常让人兴奋的时代。
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完整的让人完全为之倾慕的时代,每个时代各有它的弱点,也各有它的长处,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标准。
清朝对人的控制和算计远比明朝严酷
现在网上有所谓的明遗和清粉,大家互相争吵到底清代好还是明代好。我不加入这个战团,但是我这里面有几篇文章写到了,相对于明末,清代在文字狱方面,在人的思想控制方面,对人的舆论自由的限制方面,要远远的高于明代。
这里面有几篇文章特别谈到清代是怎么来糟蹋人、折磨人的,这些技术以后被延续下来被反复地使用。我这里随便讲两个例子,一个是思想改造,最有名的就是曾静案,曾静这个人本来是个造反分子,给封疆大吏岳钟琪上逆书,煽动他造反,说你是岳飞的后代,怎么不反清复明。后来岳钟琪把曾静抓起来,押送到雍正皇帝那儿,很多人说这个人如此大逆不道,真该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但是雍正皇帝说杀死他很容易,但是让他真心归顺我朝太难了,所以我要花一些时间跟他交流。怎么交流呢?雍正写了很多的谕旨,当做学习材料,让曾静在狱里阅读这些材料,然后让他写学习体会,曾静就天天在里边写。一开始他觉得不服,因为他认定雍正是篡位的,而且干了很多坏事。雍正也不反驳他,就一条一条的把自己当年怎么样来实施政治治理的谕旨都发给他看,意思是说我当一个皇帝多么不容易。大约经过一年的时间,最后曾静彻底服了,最后他写了一篇悔过书叫《归仁说》,里面说到雍正皇帝多么伟大,我还造他的反,实在是大逆不道,我自己觉得深深悔恨,所以写了一篇思想汇报,这些交流材料最后被做成一本学习材料《大义觉迷录》,里面有雍正的御旨,有曾静的悔过书,有当时的审讯记录,广泛发行,每个书院或者地方学校都必须要收藏,要求全国有文化的精英都要阅读。最后雍正皇帝派了两支宣传队,一支奔湖南,一支奔西北。湖南是曾静的老家,他是普通乡绅,由他作为这个队的成员之一,跑到湖南亲自宣传雍正怎么样来感化他,据说效果非常好。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我在书里也大致做了介绍。有一篇文章叫《糟蹋人的艺术》,雍正有一个大臣叫钱名世,钱名世这个人是非常会阿谀奉承的一个人。但是他奉承错了对象,他把年羹尧大将军奉承的太狠了,甚至奉承到他的丰功伟绩几乎可以跟康熙皇帝并列,因为雍正皇帝曾经有一段对年羹尧非常好,但到最后的时候年羹尧因为功高震主自杀,钱世名的噩梦也开始了。雍正发动了全朝的官员去写一些诗歌批判他,还写了一个大匾挂在他家里讽刺他,说这个人等于是一个败类,让他天天看着这个匾。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其实清朝对士人的控制和使用的手段远远比明代要严密,明朝有一个比较残酷的刑罚叫廷杖,就是扒下你的裤子揍你的屁股,把屁股打烂了。原来早期的廷杖是穿着裤子的,但是后来的廷杖是扒下裤子打,那就不得了,血肉横飞。清朝已经不是直接揍你的身体,而是从心灵的角度去摧残你,训练人自己完成精神自宫,心甘情愿地去效忠,这是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也觉得很郁闷的一个朝代。
人活着时,如何维护基本的自由和尊严是最重要的
清粉可能认为清朝也有很多功绩,比如它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它的疆域控制技术可以说超越以往,也为现代中华民族疆域奠定了基础,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是按照清朝的疆域来设定的。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我的意思是说,我写这些文章或者谈到郁闷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人活着的尊严,它是怎么样被一个思想控制的朝代、通过严密的技术所扼杀牵制,人的尊严如何由此一点点丧失,这是我特别想跟大家交流和分享的一些经验。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关于文字狱处理的事情,大家知道清朝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工程叫四库全书,对《四库全书》的作用大家评价不一,一方面觉得它荟萃了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历代文献,但是《四库全书》同时也摧毁篡改了很多文献,包括对清朝不利的很多言论都在《四库全书》里面被删除,被改造,或者被改写。这些删除改篡文件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当时收集这些文献的时候,大家并不太清楚哪些文件应该上交到朝廷。乾隆那时候下了很多命令,结果发现地方官员只收集了十几种书籍,乾隆着急了,说江浙地区是人文渊薮,你怎么就收集到这几种书。于是大家慢慢再找,最后凑到了几十万卷。看看搜集的差不多了,乾隆马上下了另外一道谕旨,严查违禁书籍,后人称这种做法叫“寓禁于征”,就是表面上征书,实际上是要毁书,征书的同时要禁书,要不断地筛选书的内容。但是书的内容,到底什么是应该被筛选的,什么是应该被删除的,大家不知道,于是乾隆就亲自一一指导,有的官员根本不太清楚,说这些东西看不出什么错来,乾隆就大怒,痛骂说你一个巡抚,一个边疆大吏,你看不出这里面包含的微言大义,我来教你怎么看。经过培训,官员不但要按照乾隆的谕旨去搜,而且他会主动地去找一些方法来找书,有的办法实在是下三赖手段。比如有一个官员叫海成,他跟乾隆出主意,说咱们可以找一些退休的人,这些退休的人没什么事干,让他挨家挨户去搜,这些书搜出来之后统一销毁,统一篡改。乾隆说这个主意好,领会领导意图准确,所以让他去搜。海成到最后上瘾了,他说以后所有出书的人,不管出什么书,一律交到乾隆那,经过审查之后才能发行。乾隆说这可太过分了,然后他把海成又骂了一通。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地方官员的嗅觉,在某些文献的处理上是被培养出来的。清朝就是在发动文字狱的过程中培养出一些官员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和他敏锐的嗅觉,因为他往往会自设底线,你不用说我自己也知道这个底线在哪里。
以上举出的三个例子就是想说明,衡量一个朝代郁闷不郁闷,并不仅仅关注它拥有多少功高盖世的军事武功,或者疆域有多么广大。另一方面我们要记住,人活着时具备多少自由和的尊严也应该是我们判断朝代优劣的一个指标。这是想跟大家交流的第一方面。
在一个多元的、更多样的状态下来反思历史
第二方面,我自己在做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我们以前对历史的一些判断似乎过度单一了,比如我们老是注重皇帝的一些言行,或者注重上层的宫廷斗争,或者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注重宫廷的内斗,我们特别爱看《甄嬛传》,看里面的宫女打来打去勾心斗角。我们知道历史有很多不同的面向,不同的层次,我们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这些层次其实非常有意思,它体现历史中人情世故非常细微的表现状态。比如我写了一篇东西叫《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咱们现在一出门就打车坐地铁,到达目的地非常方便,但是这些官员每天非常辛苦,可能三四点就要起来上朝,因为皇帝上朝的时间也非常早,但是由官员住的地方到他上朝的地点,可能要经过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坐着马车慢慢走,而且清晨非常寒冷。所以他走的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我们看到一些官员在日记里面写,上朝的过程中往往是最佳读书时间,我感兴趣的是在车里两个小时他们都看些什么。咱们有的时候早上工作两个小时不错了,马上就到中午饭了,他们早上可能从三点多起床,四点赶到宫里,五点上朝,所以很多书都是在车里看的,像类似的细节非常有意思。
还有的官员在上朝的时候,皇帝赐个宴会是无比光荣的,就跟咱们现在赴场国宴似的,我们想象可能是大鱼大肉满汉全席,其实有时候非常简陋,上朝之后自己铺个毯子,然后在前面给你弄个小火锅,比如就是一个白肉火锅,里面有点肉,有点菜,然后发给你两个馒头。还有的食品,叫馓子,满族的食品,用面食做的,有的馓子都很不新鲜,放了很多天。甚至馒头上还长了虫子。你吃完之后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有一点,赴皇宴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你吃不了可以打包带走。当然打包带走也不是什么好吃的,剩下的一些羊肉什么的,你可以带回家去。羊肉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吃,做的也非常粗糙。像类似的细节我们可以从他的日记里面看到,我们叫日常生活史,或者叫文化史,里面表现出非常有趣的细节,实际上会填补我们对历史的一些认识,类似这样的东西非常非常多。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太适合用学术的方式来表现,可能更容易用随笔,用比较随意的方式来表现出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过程,这也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写随笔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使自己的思路摆脱学术的限制,把它放到一个非常平实、非常日常生活的细节里缓缓的展现历史的丰富的画面,这也是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所考虑的。
这里面涉及到第二个问题,我们如何来看待历史,我们的历史学应该向何处去,我们的历史是做一个非常专门的、非常固定的、非常狭隘的一种研究呢?还是要把它放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去反省,通过反省历史、反思历史跟现实进行对话?我觉得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以前我们有影射史学,好象史学就是专门为政治服务的,但是我想这样的一个史学恐怕大家也都不爱看,因为他已经把历史的丰富度完全狭隘化了,就是为某一种单纯的政治目标而服务,这样的历史我们以前在文革或者在文革后期看的非常多。但是我们现在也出现另外一种现象,我们把历史放在一个非常专门化的视野里去研究,我觉得这恐怕也是闭门造车,也是我所不喜欢的。所以我们怎么样把历史激活,把历史里面包含的内容和现实进行一些对话,通过反思历史来看待我们的现实或者得到一些经验,这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历史跟现实的对接或者说对话,在我们的学术文章里是很难表达出来的,因为学术文章都有规范,前面做了什么,我自己要做什么,后面再怎么收尾,列了一大堆参考书,在一个知识的本身脉络里面,做这样的学问当然意义非常大,但是这类学问受众很少,如何把它变成一种面对大众的学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美国现在出现了一种叫公众史学的流派,主张史学在面对公众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公众对它的兴趣,同时又使史学变成一个能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给我们以启迪和启发的资源和媒介,当然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想好怎么解决。但是其中有一种解决的办法,就是鼓励更多的历史学家来写一些通俗的文章,比如用随笔的形式来展现历史的一些多样内涵。当然现在通俗的东西非常多,我也想跟大家讨论,什么样的通俗作品是大家最喜欢最欣赏的,同时它也是最具启发性的。写好通俗的文章实际上并不容易,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展示历史的趣味性,沉迷历史的细节,往往就难以洞察到历史背后较深层的意义。
在这方面我也想做一些探索,大家如果愿意读我的书的话,可能会觉得这本书并不太好读,肯定比当年明月要难读得多,或者比《万历十五年》要难读,《万历十五年》我觉得要表达的意思挺曲折的,尽管它卖了好几百万册,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读懂了,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讨论黄仁宇的写法和我自己的写法有什么区别,或者跟当年明月的写法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在一个多元的、更多样的状态下来反思历史,使历史变成我们观察当下,体验我们自身世界的一种方式。
不好的历史书,往往使人变得更加愚蠢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拿出来讨论,什么是比较好的随笔,可能大家也有争议。当年我开专栏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也考虑到写法和内容如何定位的问题。因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小清新太多,大家愿意读小清新主要是白天受老板欺负,或者在办公室坐了一天班,晚上想轻松一点,所以基本喜欢那些是放在床头睡前能看的书,小清新的写法给大家一种放松感,一种小幽默、小资,很温馨,借用现在流行的很不靠谱的说法叫正能量。我对“正能量”这个提法很不以为然,我这本书里有很多负能量,如果大家看的话肯定感觉不到流行所说的正能量。因为正能量已经成了一个教条的解释,什么叫正能量?一定是励志的,一定是清新的,一定是小资的,一定是放松的,一定是愉悦的,大家看我这本书可能觉得有些难受,是给大家添堵的一本书,但是不是给大家添堵这本书就一定不好?我觉得咱们可以讨论。我并不是给自己开脱,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书写的很好,这需要接受大家的检验,包括市场检验,包括读者检验,也包括知识界、舆论界的检验。但是我们写随笔杂文,一方面要传播一种清新的空气,但是现在的空气并不清新,雾霾重重,你老是搞小清新,这不是有遮盖雾霾的嫌疑吗?如果真是空气清新的话,那咱们都玩小清新,这个世界果真会变好吗?现在的关键是这个世界并不清新,这是我做历史感受到的,所以对未来,我基本持悲观的态度。
前几天有个记者采访我说你这个书的基调是什么,我回答说我的书的基调就是“灰暗”,我在小清新的时尚里面给大家添点堵,搞点灰暗,也算是个小小的恶作剧吧。我要搞小清新太容易了,大家也读的太多了,再玩还有什么意思?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这种灰暗的色调,从道理上讲,灰暗的色调没有人喜欢,但是如果通过阅读来提高我们自己反思的能力,我宁可自己灰暗一点,大家如果从这里得到一些启发还是值得的。我觉得随笔写作传统在中国有不少风格种类,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传统现在慢慢在消失,就是鲁迅当年杂文的批判传统。鲁迅被大家誉为是黑暗的闸门,他自己也说自己是一个黑暗的门,要把青年放到光明之中去。这个传统后来已经断掉了,因为现在小清新太多了,大家都想幽默,想轻松,想放松。但是有一个人继承了鲁迅的这样一种反叛风格,就是王小波。王小波在某一个意义上非常重大,我觉得王小波所表达的内容,包括他的写作水准,一直存在争议,但是王小波的那种不屈的批判精神,那种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生活趣味的感知能力,那种黑色幽默的表达风格都是逆潮流而动的,是时代的稀缺品,却至今光芒四射。其实王小波骨子里是非常灰暗的。所以这个传统怎么接续下来,我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我自己并不是做的很好,我只是做一个尝试而已。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希望在小清新很温馨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多一些灰暗的冥想和震动也不是什么坏事。当然从表面上看我自己并不灰暗,但是我写的东西可能比较灰暗,可能自己心理也有一种反差吧。搞历史的,一般很容易变得灰暗,搞现实问题的或者搞文学的人会变得很阳光。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我自己写这本书也是想尝试着从历史中得到我自己的一种感悟,然后把这种感悟传达给大家,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共鸣。虽然这种声音是非常微小的,而且我估计我这本书畅销不起来,因为我刚才说的很清楚,大家需要很清新幽默和正能量的东西,我给大家提供负能量的东西恐怕许多人不喜欢,但是我希望在生活越来越多元化的状态里,这样一种风格的东西,能有一些容身之地,给大家多少带来一点点思考,一点点感悟。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种感悟,愿意大家从历史中获取一些经验。所谓灰暗,并不是说看完这个东西颓废或者使自己变得消沉,其实恰恰相反,感知灰暗有可能使我们眼睛变得更加明亮,使我们身处这个社会,身处这样一个现实中,我们变得更加清醒。我有一句话在网上曾经有人引用过,这句话是,人们总是说,读史使人明智。但是我觉得有时候不好的历史,或者不好的历史书,往往使人变得更加愚蠢。现在有些历史书,我不客气的说,慢慢会使人变得愚蠢,但是我的这本书也未必使你变得聪明,我只是把我的一点点感受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抛出来跟大家分享。
杨念群,新浪历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