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 | |
---|---|
國民革命軍軍旗,今中華民國陸軍軍旗
| |
存在時期 | 1925年—1948年 |
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 |
效忠於 | 中國國民黨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
種類 | 軍隊 |
參與戰役 | 東征 北伐 抗日戰爭 國共內戰 |
指揮官 | |
著名指揮官 | 蔣中正 李宗仁 閻錫山 馮玉祥 白崇禧 何應欽國民革命軍(簡稱革命軍、國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師法當時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後創設的一支主力重要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為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 |
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所加以培養訓練。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時,國民革命軍是主要的武裝力量。1928年北伐完成後中國統一,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為「國軍」、「國府軍」,並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對內對外之戰爭。至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後,國民革命軍改名為中華民國國軍,成為完全效忠國家的武裝力量。
目錄
[隱藏]歷史[編輯]
創建國民革命軍(8個軍)[編輯]
國民革命軍未成立前,孫中山為首的南方政府倚靠南方軍閥作為武力基礎,但是在六一六事變後孫中山決定重新建立一批效忠於中國國民黨思想的軍事武力。 為此,1924年在蘇聯支持下,孫中山在廣州創立黃埔軍校。面對這批非我族類的軍隊,當時盤據在廣東省的各路軍閥皆想盡方法欲加以排除,然而在1925年2月由黃埔軍校培育出之軍官團發動之東征成功擊潰陳炯明為首的粵系軍閥勢力,國民黨軍系勢力自此站穩腳步逐漸擴充。
1925年7月,護法政府於廣州改組為國民政府,其軍事最高領導組織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黃埔軍校訓練的軍官組成的黃埔軍校校軍為第一軍,軍長蔣中正。「建國湘軍」為第二軍,「建國滇軍」改為第三軍,「建國粵軍」為第四軍,福軍為第五軍。初期的國民革命軍依照蘇聯體制,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
雖然黃埔軍校提供了一定軍力讓國民政府控制廣州,但這幾千人守省有餘,要打垮其它軍閥仍差距甚遠,為了彌補軍力差距國民政府不斷以納降改編的方式吸收各地的軍事武力。 1926年1月,改編湖南的「攻鄂軍」及吳鐵城的「警衛軍」、並和廣東的「潮梅軍」等合組為第六軍,軍長程潛。3月,收編廣西新桂系軍隊為第七軍,軍長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因敗於吳佩孚因而加入國民政府,部隊改編為第八軍。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當時的國民革命軍號稱八個軍,總兵力約十萬人。蔣中正任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為政治部副主任。一至八軍軍長及黨代表分別為:(一軍)何應欽/繆斌;(二軍)譚延闓/李富春;(三軍)朱培德/朱克靖;(四軍)李濟深/廖乾五;(五軍)李福林/李朗如;(六軍)程潛/林伯渠;(七軍)李宗仁/黃紹竑;(八軍)唐生智/劉文島。
以上部隊序列如下: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原黃埔黨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原建國湘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原建國滇軍)
-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原建國粵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原福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原攻鄂軍、警衛軍、潮梅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
必須一提的是此時的在廣州整編國民革命軍的軍級單位因為沒有旅編制,因此團級以上直接跳師,導致一個軍實際滿編人員在一萬人左右,約等同日後改編時的步兵師。
北伐[編輯]
北伐初期,國民革命軍的四、七、八軍分別在湖南、湖北擊敗了吳佩孚;二、三、六軍進攻江西最初受挫,1927年1月調整戰略,七軍從江左,二、六軍從江右,分兵向江西及長江下游地區挺進,三、一軍合擊浙江,挺進上海,至4月軍閥孫傳芳主力被擊潰。
1927年4月26日發生寧漢分裂,清除國民黨內的共產黨員,並在各地大規模捕殺共產黨分子,北伐一度中斷。國、共兩黨因而正式決裂,開展長達十年的武裝衝突。國民黨分裂成左派的武漢及右派的南京兩個國民政府。以蔣中正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開始進行清黨,將共產黨人從軍隊內清除,並且取消國民革命軍內黨代表及政治部編制,清黨後的國民革命軍開始被中共稱為蔣軍,中共指責國軍已成為「新軍閥」蔣中正的工具。至7月,寧漢復合;蔣中正於8月辭去總司令職。孫傳芳乘機發動的反攻被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在南京龍潭擊敗。
1928年1月,蔣中正復出。支持北伐的馮玉祥手下的國民軍,及閻錫山手下的北方革命軍併入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國軍編為第一、二、三、四集團軍,分別由蔣中正、馮玉祥、閻錫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蔣中正為總司令。至6月,張作霖退出山海關外時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國軍亦進至北京。12月,張學良在關外易幟,北伐宣佈成功。
一次北伐時期序列(1926年7月一1927年7月)
1926年8月,廣州國民政府以貴州清鄉司令部所屬右路軍、中路軍、獨立旅等部在湖南辰州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九軍。1926年8月23日,廣州國民政府以黔軍第2師(下轄三個旅,由原黔軍第2混成旅擴編)在四川纂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軍,轄第28師(由黔軍第2師所屬三個團改編)、第29師(由黔軍第2師所屬三個團改編)、第30師(由黔籍新兵組成)、教導師(由黔籍新兵組成)。1926年11月27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以所屬第十師為基礎在湖北武漢擴編為第十一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
-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
-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三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軍
二次北伐時期序列(1926年7月一1927年7月)
北伐時期的擴編[編輯]
北伐時期隨着戰爭的進展,擴編為49個軍,19個獨立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