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至1960年期间,青海省部分地区尤其是牧区,残余叛匪破坏活动猖獗,社情复杂,对敌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特务机关“中美联合情报中心”,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遇到的暂时困难和青海局部地区发生反革命武装叛乱之机,制定了所谓“西征计划”。该计划就是通过空降特务在青海省部分地区建立“敌后游击根据地”,组织“民众抗暴运动”,收集我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报,勾结叛乱头目、反动牧主和宗教上层人士,组织反革命武装叛乱,妄图以此打开祖国西北门户,等待时机,反攻大陆。
为实现这一反动计划,美蒋特务机关利用马步芳(当时任台湾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马继援(国民党的“安全局”顾问)父子曾在青海进行反动统治的基础,搜罗我国解放后从青海、甘肃等地逃往印度和沙特、台湾的反动分子,将他们送到美国特务机关“中美联合情报中心”进行特务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情报搜集、通信联络。游击战术、地图判读、行动爆破、暗杀、密写、伪造、简化字读写、跳伞、射击、空投接应、组织“抗暴”’、常用审讯与反审讯藏语等。空降特务离开台湾之前,蒋经国、马继援等都要亲自接见、训示,并举行宴会为其“壮行”。空投特务的主要任务是,联络“抗暴”分子和组织“武装抗暴”,搜集情报。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后,于1959年5月和1960年2月,分三次空降特务14人,分别携带电台、武器弹药、活动经费、联络信号、生活用品,乘坐美国空军飞机,由美空军军官护送,从泰国或东巴基斯坦等地的美国军事基地起飞,夜间窜入我大陆领空,空降在青海省的天峻县木里地区、果洛玛泌县西南地区、柴达木不冻泉地区,进行颠覆我人民政权的罪恶活动。
敌特空降的主要特点:一是空降(投)地点一般选择在有叛匪活动、有旧关系的地区和我武装力量较薄弱、人烟稀少、不易及时发现的高原偏僻山区,或者是有河流的开阔地带;二是空降的敌特都是受敌特机关多年豢养,经过专门训练的,大都编配有当地人或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藏族地区情况、懂藏语的人,有的还是1958年参加叛乱被击溃后逃亡印度等地的叛匪骨干和顽固分子;三是空降的特务多是打着“保卫民族、保卫宗教”的幌子,带有大量的资料、画报、照片等反动宣传品,通过造谣煽动、收买拉拢,诱骗胁迫一些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四是空降特务都带有随时可以隐瞒身份的选民证、兵役证、行商证、工人证、通行证等各种伪造证件,一旦情况不利,便伪装成各种身份潜伏下来进行活动;五是敌特空投的时间,都是在农历每月的12至16日夜晚月光明亮的时候,黄昏时由泰国或东巴基斯坦等美国军事基地起飞,经过我国西南边境潜入大陆,零时后到达空投地点上空,盘旋一至两圈后进行空投,天亮前飞出国境;六是空降的特务着陆后,首先观察地形,辨别位置,埋藏各种备用物资,选择适当地点,迅速转移隐蔽,几天后架设电台与敌特机关进行联络;七是销毁痕迹,逃避追歼。他们黄昏后一般不生火,入夜架设帐篷,拂晓前拆掉,移动时将用过的罐头盒、糖纸、烟头、炉灰等全部埋掉,行动时避开大路上道,走草坡、小溪,以免留下痕迹被我发现。
一
1959年5月19日23时,一架美国飞机在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木里地区后夜河附近,空降了一组代号为“百合花组”的特务。该组特务着陆后,在天峻县的苏里、木木、江河等地与当地的牧主、反动头人及其他坏分子建立联系,采取金钱收买等手段,发展特务组织。他们千方百计搜集我国人民公社、平叛、镇反、宗教改革、公路布局及气象等资料,汇集情报,用电台向美蒋特务机关总部汇报所搜集的情报。
为了捍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国家安全,维护青海的社会稳定,消灭空降特务,根据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1959年5月28日,省公安厅抽调干部和技术人员同总参谋部、公安部有关人员共计150余人,分9个组,先后从西宁市出发,分别向青海海北、海南、海西州的祁连、门源、海晏、恰不恰、都兰、德令哈、天峻等地区进行由远而近的侦察。1959年7月20日,省公安厅召开反空特会议,专题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空降特务的侦察、搜捕工作,做出了摸清空降特务活动路线,为清剿做准备的指示,加强了对侦察搜捕空特工作的领导。
经过侦察官兵和公安干警近两个月的长途跋涉以及精心的侦察,1959年7月下旬,当侦察人员行至海西州天峻县木里地区西南十公里地区,发现了敌情。7月24日夜,戈壁荒漠死一样的寂静。25日零时30分,一架敌机伴着“嗡嗡……”的马达声在月光下盘旋,接着在本里煤矿以西四公里处投下了一批物资,我侦察部队立即出动进行搜索。从敌机空投及所搜获的物资足以判定,敌特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但是,由于我们的突然行动,使敌特有了警觉,26日5时起,敌特中断了与台湾的联络。当时判定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空投被截,敌特怕暴露目标而转移;二是将电台埋藏,停止工作,潜伏隐蔽。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我们建议省委立即做出决定,实施全面的反空降斗争。省委同意了我们的作战方案,并决定由省军区、公安厅及武警总队负责组织与实施全面的反空降斗争。以公安厅衣竹林副厅长、总队呼占山副总队长、公安部处长陈士珍、总参谋部李朋等同志组成前线指挥所,在木里地区直接实施指挥。指挥所经过周密研究部署,决定在平时搜剿上采取“大合围、小包围,包围与搜剿相结合,精干分队有目标地实施重点突击”的原则,以武警总队三个连、摩托大队两个连为主,在门源、祁连。都兰、乌兰、刚察、天峻等地组织九个民兵连和四个武工队,共1561人,于7月28日至8月6日分别由原驻地出发,8月9日前到达指定地区,展开全面合围搜剿。摩托大队三个连于8月4日和5日先后在大忙沟地区搜出电台两部及其他物资。8月8日11时,敌特在扎什改打死我总队一支队八中队战士三人,然后西渡羊柯河,经快日马,于8月14日逃到德令哈公耐力沟地区。德令哈工委立即组织武警、民兵三十余人,星夜兼程二百余里,于8月16日在野马滩北山发现敌特三人,经过六小时战斗,将其全部捕歼。击毙两名生俘一名,经审讯,尚漏网两名敌特,经反复搜剿没有捕获。民兵返乡生产,部队亦先后于9月11日至10月4日返回原驻地。对在逃特务采取了发动群众和隐蔽斗争的办法继续进行侦捕。“百合花组”是第一次空降在青海地区的一组特务,共五人,组长马耀帮,第一副组长兼电台台长朱贵丰,第二副组长马成龙,第三副组长马相庆,电台副台长郑衍博。漏网的两名特务,一个是组长马耀帮,一个是第三副组长马相庆,他们在野马滩被我冲散后,北越祁连山逃往甘肃酒泉,10月12日马耀帮在酒泉被捕,10月15日马相庆在西宁市被捕。至此,木里地区空降的五名特务除两名(马成龙、郑衍博)被击毙外,其余全部被捕。敌特空降后共汇集上报情报38份,发展特务18名,其中,牧主4人,富牧8人,惯匪二人,坏分子5人,这些人中有5名在平息叛乱中被击毙,余13名也先后落网。在这次搜剿战斗中,还缴获电台3部、降落伞59顶、各种枪38支、子弹18000余发和一些重要文件与物资。德令哈武警队和武警支队的两个班,在野马滩地区围歼空降特务战斗中,表现了英勇果敢的精神,警士杨伯荣不顾危险奋身滑下悬崖,活捉“百合花组”第一副组长兼电台台长朱贵丰,受到上级表彰。
二
1960年2月13日零时,敌机在果洛州玛沁县西南当项地区第二次空降一组特务,共五人,代号为“兰钟花组”。该组特务由于空降在荒无人烟的当项地区,所带物资又无法搬运,于是便就地架设电台跟其上司联系,报告了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等情况,要求空降会说藏语的特务。以便开展活动。空降那天,据达日驻军报告,13日零时5分左右,在达日以北两次听到飞机声音;驻玛多和科寺部队报告,13日零时4分在和科寺以东有飞机声音;玛沁县当项分社报告,12日一架飞机在该地上空盘旋,牧畜受惊,挤死牦牛一头,一头母牛流产。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并与公安部通报的敌潜伏电台活动位置对照,敌空投特务可能在玛沁西南之得尔当沟、哥牙万马地区。
根据省委“关于反空降斗争的几点指示”和反空降斗争的需要,2月16日,总队党委迅速进行了研究部署,要求各支队、大队党委立即认真研究,周密部署。指定一名主管干部具体负责组织、领导与实施反空降斗争,并参与当地党委和公安机关组织的反空降斗争值班室。所有执勤哨所,同时担负对空监视任务,对重点地区专设对空监视哨。总队司令部成立了反空降斗争值班室,并决定由司令部参谋长刘剑秋同志具体负责组织领导与指挥反空降斗争。具体战斗部署是:一支队、二支队、三支队负责海西地区,并在野马等地设立对空昼夜监视哨;四支队负责海南地区,在哇玉香卡、温泉、塘格木等地设立对空昼夜监视哨;五支队负责海北地区;六支队、直属大队负责西宁及海东地区,并在汉中县总寨设立对空昼夜监视哨。同时,一、二、三、四、五、六支队部分部队为待命执行反空降任务的机动部队。
根据总队的战斗部署,果洛州公安处人民武装警察大队的官兵同省公安厅、州委、军分区的部分人员一道,于2月31日参加了捕歼“兰钟花组”空降特务战斗。由州武警大队直属中队的七个骑兵小队的168名官兵,加上民兵30人,解放军、省公安厅、州公安处公安人员20人,共218人,组成了三个武工队,协同解放军骑兵部队两个连、果洛支队一、三连等1180余人,进行搜剿。部队先后于2月22日由原地出发,24日夜先后到达位置,以得尔当沟为中心,对直径约八十公里的地区形成合围,防敌逃窜,待技术人员侦测敌潜台具体位置后,再进行搜剿。技术人员于2月28日由西宁出发,3月1日抵达玛沁县。在技术人员准备侦测之时,突然接到放牧、打猎队员报告,在玛沁县西南十公里处大沙滩内有一顶草绿色帐篷和五名陌生人正在烧茶。骑二团炮连37人及部分武警当即以突然袭击的手段,于当日19时,全歼“兰钟花组”空特。活捉组长范中权、副组长马培良、通讯主任岳正武,报务员黄春阳、组员马文善负隅顽抗被击毙。缴获电台2部,三O步枪15支,手枪10支,卡宾枪5支,降落伞34顶,以及文件、物资等。
三
1960年2月13日凌晨1时20分。美蒋特务在青海省柴达木不冻泉地区第三次空降一组特务,共四人,代号为“玫瑰花组”。总队在这一地区的监视哨发现有一架敌机在格尔木以南五道梁、纳赤台地区上空盘旋了三圈。据此判断,敌机可能在该地实施了空投。格尔木市委立即组织驻地解放军、武警、地方干部共四百余人(其中武警212人,是由武警一支队九中队、一中队、二中队、火炮连、格尔木市武警队、柴旦武警大队直属中队抽调的)进行搜剿,由武警一支队政委白占年、柴达木军分区训练科长张立顺同志负责指挥。搜剿部队先后于14日到达不冻泉地区。当晚获悉,打猎队在不冻泉东南15公里处,发现两顶黄色帐篷和四名穿蓝制服的人员,并开枪向打猎队射击。于是,火炮连连长率八十余人,于21时30分左右前往该地搜剿,当时发现有三名空降特务,便立即进行包围,于15日3时30分与敌交火,将三名敌人全部击毙。另一名不在现场,经武警一支队搜剿分队搜捕,于17日16时30分,在不冻泉以东35公里处将其活捉,经审讯是“玫瑰花组”副组长马云龙,击毙的三名特务是电台台长周万钟、报务员傅中明、组员马子明。至此,这股空特全部被歼,缴获降落伞31顶,收发报机5部。手摇发电机2部、各种枪36支、子弹3876发、望远镜4具、汽油燃烧剂12罐和一些活动经费、密码、文件、化装服等。此次搜剿空降特务,我无一伤亡。
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公安厅党组及当地党委和反空降斗争指挥所的统一领导下,武警青海总队在三次反空降斗争中共出动兵力878人。参战官兵发扬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高原山大沟深、环境险恶、敌社情和地形异常复杂的情况下,大家吃炒面、喝雪水,断粮时以猎食野生动物等维持生命;没有皮大衣、毡靴御寒,常常露宿在摄氏零下二十多度的草地雪原过夜,病员达四分之一以上,但都毫无怨言,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斗志。为了不让敌人逃跑漏网,常常星夜兼程,翻越雪山,涉水渡河。在搜捕区域内,划区分片,围追堵截,层层设卡布哨,昼夜严密封锁监控。对所有山林、山沟、草丛、树穴等都反复细致地分别搜索,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为这次搜捕,专设空降据点数十个,派出的2500余个固定和流动监视哨(组),为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在不冻泉侥幸漏网的那个特务,在我多路搜剿下,走投无路,以羊粪充饥,最后仍被我武警一支队活捉。从而,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战果,出色地完成了青海高原捕歼空降特务的光荣任务。
捕歼空降特务的胜利,为保卫青海牧业区的社会稳定,繁荣与发展边疆经济,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重大贡献。1960年4月,在青海省反空降现场会上,武警总队有4个单位、12名干警荣获省委、省人委颁发的锦旗和物质奖励,百余名干警立功受奖。
(摘自《武警部队50年风雨历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为实现这一反动计划,美蒋特务机关利用马步芳(当时任台湾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马继援(国民党的“安全局”顾问)父子曾在青海进行反动统治的基础,搜罗我国解放后从青海、甘肃等地逃往印度和沙特、台湾的反动分子,将他们送到美国特务机关“中美联合情报中心”进行特务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情报搜集、通信联络。游击战术、地图判读、行动爆破、暗杀、密写、伪造、简化字读写、跳伞、射击、空投接应、组织“抗暴”’、常用审讯与反审讯藏语等。空降特务离开台湾之前,蒋经国、马继援等都要亲自接见、训示,并举行宴会为其“壮行”。空投特务的主要任务是,联络“抗暴”分子和组织“武装抗暴”,搜集情报。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后,于1959年5月和1960年2月,分三次空降特务14人,分别携带电台、武器弹药、活动经费、联络信号、生活用品,乘坐美国空军飞机,由美空军军官护送,从泰国或东巴基斯坦等地的美国军事基地起飞,夜间窜入我大陆领空,空降在青海省的天峻县木里地区、果洛玛泌县西南地区、柴达木不冻泉地区,进行颠覆我人民政权的罪恶活动。
敌特空降的主要特点:一是空降(投)地点一般选择在有叛匪活动、有旧关系的地区和我武装力量较薄弱、人烟稀少、不易及时发现的高原偏僻山区,或者是有河流的开阔地带;二是空降的敌特都是受敌特机关多年豢养,经过专门训练的,大都编配有当地人或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藏族地区情况、懂藏语的人,有的还是1958年参加叛乱被击溃后逃亡印度等地的叛匪骨干和顽固分子;三是空降的特务多是打着“保卫民族、保卫宗教”的幌子,带有大量的资料、画报、照片等反动宣传品,通过造谣煽动、收买拉拢,诱骗胁迫一些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四是空降特务都带有随时可以隐瞒身份的选民证、兵役证、行商证、工人证、通行证等各种伪造证件,一旦情况不利,便伪装成各种身份潜伏下来进行活动;五是敌特空投的时间,都是在农历每月的12至16日夜晚月光明亮的时候,黄昏时由泰国或东巴基斯坦等美国军事基地起飞,经过我国西南边境潜入大陆,零时后到达空投地点上空,盘旋一至两圈后进行空投,天亮前飞出国境;六是空降的特务着陆后,首先观察地形,辨别位置,埋藏各种备用物资,选择适当地点,迅速转移隐蔽,几天后架设电台与敌特机关进行联络;七是销毁痕迹,逃避追歼。他们黄昏后一般不生火,入夜架设帐篷,拂晓前拆掉,移动时将用过的罐头盒、糖纸、烟头、炉灰等全部埋掉,行动时避开大路上道,走草坡、小溪,以免留下痕迹被我发现。
一
1959年5月19日23时,一架美国飞机在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木里地区后夜河附近,空降了一组代号为“百合花组”的特务。该组特务着陆后,在天峻县的苏里、木木、江河等地与当地的牧主、反动头人及其他坏分子建立联系,采取金钱收买等手段,发展特务组织。他们千方百计搜集我国人民公社、平叛、镇反、宗教改革、公路布局及气象等资料,汇集情报,用电台向美蒋特务机关总部汇报所搜集的情报。
为了捍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国家安全,维护青海的社会稳定,消灭空降特务,根据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1959年5月28日,省公安厅抽调干部和技术人员同总参谋部、公安部有关人员共计150余人,分9个组,先后从西宁市出发,分别向青海海北、海南、海西州的祁连、门源、海晏、恰不恰、都兰、德令哈、天峻等地区进行由远而近的侦察。1959年7月20日,省公安厅召开反空特会议,专题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空降特务的侦察、搜捕工作,做出了摸清空降特务活动路线,为清剿做准备的指示,加强了对侦察搜捕空特工作的领导。
经过侦察官兵和公安干警近两个月的长途跋涉以及精心的侦察,1959年7月下旬,当侦察人员行至海西州天峻县木里地区西南十公里地区,发现了敌情。7月24日夜,戈壁荒漠死一样的寂静。25日零时30分,一架敌机伴着“嗡嗡……”的马达声在月光下盘旋,接着在本里煤矿以西四公里处投下了一批物资,我侦察部队立即出动进行搜索。从敌机空投及所搜获的物资足以判定,敌特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但是,由于我们的突然行动,使敌特有了警觉,26日5时起,敌特中断了与台湾的联络。当时判定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空投被截,敌特怕暴露目标而转移;二是将电台埋藏,停止工作,潜伏隐蔽。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我们建议省委立即做出决定,实施全面的反空降斗争。省委同意了我们的作战方案,并决定由省军区、公安厅及武警总队负责组织与实施全面的反空降斗争。以公安厅衣竹林副厅长、总队呼占山副总队长、公安部处长陈士珍、总参谋部李朋等同志组成前线指挥所,在木里地区直接实施指挥。指挥所经过周密研究部署,决定在平时搜剿上采取“大合围、小包围,包围与搜剿相结合,精干分队有目标地实施重点突击”的原则,以武警总队三个连、摩托大队两个连为主,在门源、祁连。都兰、乌兰、刚察、天峻等地组织九个民兵连和四个武工队,共1561人,于7月28日至8月6日分别由原驻地出发,8月9日前到达指定地区,展开全面合围搜剿。摩托大队三个连于8月4日和5日先后在大忙沟地区搜出电台两部及其他物资。8月8日11时,敌特在扎什改打死我总队一支队八中队战士三人,然后西渡羊柯河,经快日马,于8月14日逃到德令哈公耐力沟地区。德令哈工委立即组织武警、民兵三十余人,星夜兼程二百余里,于8月16日在野马滩北山发现敌特三人,经过六小时战斗,将其全部捕歼。击毙两名生俘一名,经审讯,尚漏网两名敌特,经反复搜剿没有捕获。民兵返乡生产,部队亦先后于9月11日至10月4日返回原驻地。对在逃特务采取了发动群众和隐蔽斗争的办法继续进行侦捕。“百合花组”是第一次空降在青海地区的一组特务,共五人,组长马耀帮,第一副组长兼电台台长朱贵丰,第二副组长马成龙,第三副组长马相庆,电台副台长郑衍博。漏网的两名特务,一个是组长马耀帮,一个是第三副组长马相庆,他们在野马滩被我冲散后,北越祁连山逃往甘肃酒泉,10月12日马耀帮在酒泉被捕,10月15日马相庆在西宁市被捕。至此,木里地区空降的五名特务除两名(马成龙、郑衍博)被击毙外,其余全部被捕。敌特空降后共汇集上报情报38份,发展特务18名,其中,牧主4人,富牧8人,惯匪二人,坏分子5人,这些人中有5名在平息叛乱中被击毙,余13名也先后落网。在这次搜剿战斗中,还缴获电台3部、降落伞59顶、各种枪38支、子弹18000余发和一些重要文件与物资。德令哈武警队和武警支队的两个班,在野马滩地区围歼空降特务战斗中,表现了英勇果敢的精神,警士杨伯荣不顾危险奋身滑下悬崖,活捉“百合花组”第一副组长兼电台台长朱贵丰,受到上级表彰。
二
1960年2月13日零时,敌机在果洛州玛沁县西南当项地区第二次空降一组特务,共五人,代号为“兰钟花组”。该组特务由于空降在荒无人烟的当项地区,所带物资又无法搬运,于是便就地架设电台跟其上司联系,报告了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等情况,要求空降会说藏语的特务。以便开展活动。空降那天,据达日驻军报告,13日零时5分左右,在达日以北两次听到飞机声音;驻玛多和科寺部队报告,13日零时4分在和科寺以东有飞机声音;玛沁县当项分社报告,12日一架飞机在该地上空盘旋,牧畜受惊,挤死牦牛一头,一头母牛流产。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并与公安部通报的敌潜伏电台活动位置对照,敌空投特务可能在玛沁西南之得尔当沟、哥牙万马地区。
根据省委“关于反空降斗争的几点指示”和反空降斗争的需要,2月16日,总队党委迅速进行了研究部署,要求各支队、大队党委立即认真研究,周密部署。指定一名主管干部具体负责组织、领导与实施反空降斗争,并参与当地党委和公安机关组织的反空降斗争值班室。所有执勤哨所,同时担负对空监视任务,对重点地区专设对空监视哨。总队司令部成立了反空降斗争值班室,并决定由司令部参谋长刘剑秋同志具体负责组织领导与指挥反空降斗争。具体战斗部署是:一支队、二支队、三支队负责海西地区,并在野马等地设立对空昼夜监视哨;四支队负责海南地区,在哇玉香卡、温泉、塘格木等地设立对空昼夜监视哨;五支队负责海北地区;六支队、直属大队负责西宁及海东地区,并在汉中县总寨设立对空昼夜监视哨。同时,一、二、三、四、五、六支队部分部队为待命执行反空降任务的机动部队。
根据总队的战斗部署,果洛州公安处人民武装警察大队的官兵同省公安厅、州委、军分区的部分人员一道,于2月31日参加了捕歼“兰钟花组”空降特务战斗。由州武警大队直属中队的七个骑兵小队的168名官兵,加上民兵30人,解放军、省公安厅、州公安处公安人员20人,共218人,组成了三个武工队,协同解放军骑兵部队两个连、果洛支队一、三连等1180余人,进行搜剿。部队先后于2月22日由原地出发,24日夜先后到达位置,以得尔当沟为中心,对直径约八十公里的地区形成合围,防敌逃窜,待技术人员侦测敌潜台具体位置后,再进行搜剿。技术人员于2月28日由西宁出发,3月1日抵达玛沁县。在技术人员准备侦测之时,突然接到放牧、打猎队员报告,在玛沁县西南十公里处大沙滩内有一顶草绿色帐篷和五名陌生人正在烧茶。骑二团炮连37人及部分武警当即以突然袭击的手段,于当日19时,全歼“兰钟花组”空特。活捉组长范中权、副组长马培良、通讯主任岳正武,报务员黄春阳、组员马文善负隅顽抗被击毙。缴获电台2部,三O步枪15支,手枪10支,卡宾枪5支,降落伞34顶,以及文件、物资等。
三
1960年2月13日凌晨1时20分。美蒋特务在青海省柴达木不冻泉地区第三次空降一组特务,共四人,代号为“玫瑰花组”。总队在这一地区的监视哨发现有一架敌机在格尔木以南五道梁、纳赤台地区上空盘旋了三圈。据此判断,敌机可能在该地实施了空投。格尔木市委立即组织驻地解放军、武警、地方干部共四百余人(其中武警212人,是由武警一支队九中队、一中队、二中队、火炮连、格尔木市武警队、柴旦武警大队直属中队抽调的)进行搜剿,由武警一支队政委白占年、柴达木军分区训练科长张立顺同志负责指挥。搜剿部队先后于14日到达不冻泉地区。当晚获悉,打猎队在不冻泉东南15公里处,发现两顶黄色帐篷和四名穿蓝制服的人员,并开枪向打猎队射击。于是,火炮连连长率八十余人,于21时30分左右前往该地搜剿,当时发现有三名空降特务,便立即进行包围,于15日3时30分与敌交火,将三名敌人全部击毙。另一名不在现场,经武警一支队搜剿分队搜捕,于17日16时30分,在不冻泉以东35公里处将其活捉,经审讯是“玫瑰花组”副组长马云龙,击毙的三名特务是电台台长周万钟、报务员傅中明、组员马子明。至此,这股空特全部被歼,缴获降落伞31顶,收发报机5部。手摇发电机2部、各种枪36支、子弹3876发、望远镜4具、汽油燃烧剂12罐和一些活动经费、密码、文件、化装服等。此次搜剿空降特务,我无一伤亡。
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公安厅党组及当地党委和反空降斗争指挥所的统一领导下,武警青海总队在三次反空降斗争中共出动兵力878人。参战官兵发扬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高原山大沟深、环境险恶、敌社情和地形异常复杂的情况下,大家吃炒面、喝雪水,断粮时以猎食野生动物等维持生命;没有皮大衣、毡靴御寒,常常露宿在摄氏零下二十多度的草地雪原过夜,病员达四分之一以上,但都毫无怨言,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斗志。为了不让敌人逃跑漏网,常常星夜兼程,翻越雪山,涉水渡河。在搜捕区域内,划区分片,围追堵截,层层设卡布哨,昼夜严密封锁监控。对所有山林、山沟、草丛、树穴等都反复细致地分别搜索,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为这次搜捕,专设空降据点数十个,派出的2500余个固定和流动监视哨(组),为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在不冻泉侥幸漏网的那个特务,在我多路搜剿下,走投无路,以羊粪充饥,最后仍被我武警一支队活捉。从而,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战果,出色地完成了青海高原捕歼空降特务的光荣任务。
捕歼空降特务的胜利,为保卫青海牧业区的社会稳定,繁荣与发展边疆经济,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重大贡献。1960年4月,在青海省反空降现场会上,武警总队有4个单位、12名干警荣获省委、省人委颁发的锦旗和物质奖励,百余名干警立功受奖。
(摘自《武警部队50年风雨历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