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京小產權房轉正落空 投機客大喜變大悲

2013-12-02
來源:華夏日報
  核心提示:受訪的多方人士認為,兩部委的嚴打可以在短期內平息市場買賣風波,卻無法讓違建徹底退出曆史舞台,政府的表態,或許僅僅是一種姿態。
  李益(化名)的心情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經曆了從大喜到大悲的“過山車”。
  近期一直有傳聞說小產權房要轉正,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提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這在李益看來,是國家在釋放小產權房轉正的信號,於是他在北京最大的小產權房社區——太玉園花了90多萬買了91平米的兩居室。
  李益開始坐等小產權房轉正。“周邊的商品房都到了2萬多元/平米,太玉園的小產權房還有升值空間。”李益說。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如意算盤很快就落空了。11月下旬,兩部委明令叫停小產權房,北京市國土局又拆除了多處小產權房項目,太玉園也被列入了“黑名單”。
  現如今,小產權房轉正無望,擺在李益面前的是一個有價無市的小產權房市場,太玉園的房子雖然還在1萬元左右/平米,但已無人接盤,李益不得不將剛買來的房子無限期地壓在了手裏。
  “轉正”落空
  11月26日,記者驅車來到位於北京東六環外的太玉園小區,該小區分為張灣村一區和張灣村西區兩大部分,分別位於張采路的東西兩側。僅以平面的占地面積來計算,張灣村西區和張灣村一區加起來占地共約60萬平米。
  據當地人介紹,太玉園分東區和西區,西區比東區早建兩三年。東區50棟樓,全部為外地人居住,西區58棟樓,大部分為村民回遷房。
  記者在走訪中僅發現一家有門店的房屋中介,但這家中介卻在大白天鎖起了門,僅在玻璃門上留有一個房源登記電話。根據小廣告上的電話,記者聯系上一名中介,該中介說,現在太玉園的房子不像前幾個月那麼火了,小產權房轉正徹底沒戲了,所以也沒人再來打聽了。
  數月前,廣泛流傳著“小產權房要轉正”的消息,甚至當地居民都非常肯定地說,太玉園預計年底即將轉正。
  “當時太玉園二手房的房源非常緊俏,來這裏看房的人絡繹不絕,房價同比也上漲了一兩千元/平米。”該中介說。
  轉正傳聞不斷發酵,這讓嗅覺靈敏的投資客聞到了味道。因為小產權房價比周邊的大產權房低得多,處於價值窪地,轉正後升值空間大,而且小產權房不限購,不是北京戶籍的人也能買,買多少套都沒限制,這些都吸引了像李益這樣的人。
  上述中介人士稱,當時很多人不止買一套,買三四套的也大有人在。於是太玉園的房價從今年7月份開始啟動新一輪的漲價,短短幾個月就從7千元/平米飆漲到1萬元/平米,漲幅高達30%,遠遠超過同期北京市商品房的漲幅。
  然而讓中介和投資客沒料到的是,沒過多久,各方關於小產權房可能轉正的猜測就被打破了。
  失意的賭徒
  在這場政策博弈中,失意的並非只有像李益這樣的投資客,太玉園東區南端還有幾處沒有搬遷的人家,他們在這裏同張灣村政府對峙了十年。
  一位釘子戶指著他面前的一大片未平整的土地說:“這塊地在十年前都是宅基地,被張灣村政府征用,以前住在這裏的村民都搬到馬路對面的太玉園西區了,沒搬上樓的都是條件沒談好的,2012年之前村政府和我們談的還挺積極,但過去一年就沒怎麼談過。”
  顯然,與村政府的對賭中,這些釘子戶並沒有占到什麼便宜,而他們的“條件”也很有可能因為去年9月份的一紙公文而泡湯——太玉園在2012年9月登上了北京市國土局公布的第一批79個小產權房項目名單。
  對於有60萬平米面積的太玉園來說,這也許並不意味著這108棟樓會因違建而被拆除,但張灣村卻無法在這塊土地上複制太玉園的“奇跡”。
  張灣村一位已退休的村幹部告訴記者,村政府本打算在這塊地蓋更多的新樓房,如果能成行,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太玉園”,到那時,天通苑都沒法跟太玉園比,這裏會成為北京最大的社區。
  可不是所有的小產權房都像太玉園那樣幸運。11月27日,記者來到北京昌平區崔村鎮南莊營村,這裏的一處15層的小產權房項目已經被逐層拆除,變成一片瓦礫。
  據崔村鎮政府建設科相關人士介紹,這處小產權房項目沒有走正常的手續,村政府利用其權力單獨與開發企業簽訂了合同。2011年,北京富鼎昌飼料有限責任公司與南莊營村村委會簽訂土地租賃合同,2012年該公司開始在這一地塊上建設辦公樓。
  北京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該違法項目,每平米給予了24元的罰款,總計罰款額16000餘元,並且對建築物進行了沒收。拆除工作計劃50天內完畢。此外,該村村委會主任已經被移送相關部門處理。
  這只是過去一年北京清理的83個“小產權房”項目中的一個。
  據悉,有關主管部門做出行政處罰76個,正在處理7個。其中,7個已全部拆除,5個涉及占耕地部分已拆除。30個項目已申請法院強制執行,8名違法當事人已移送公安機關,31名責任人已移送監察機關處理。其中,1名主管鎮長受到黨內處分,4名村支部書記受到免職處分。
  投資客、釘子戶、違規的企業和村領導,在這場博弈中,無疑都是輸家。
  賭錯了方向
  記者從北京市國土局獲悉,北京已經基本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確權,明年將開展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的確權工作,為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打好基礎。
  “但這不包括小產權房。”北京市國土局相關人士說。上述崔村鎮政府建設科人士也告訴記者,目前正在給農民的土地和宅基地頒發確權的“紅本”,但已建的小產權房不在其列。
  隨著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11月22日下發的緊急通知,小產權房將轉正的希望破滅。
  一位研究小產權房的律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很明顯,小產權房違背了我國現行法律規定。
  以太玉園為例,太玉園興建之初是以舊村改造的名義進行的,後來由於城區房價漲勢過猛,部分城裏人買不起房子,張灣村委會看到了商機,開始對外出售太玉園的房子,而其房產證也是由張灣村大隊頒發的。
  據當地人介紹,太玉園西區的1—18樓是最早建設起來的,地還是宅基地;而相隔不到一年建設的19—43樓則占用的是耕地。
  更重要的是,小產權房與我國現行的基本制度相悖。湖南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肖毅敏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產權房跨過了國家這一層面,農村土地經過農戶和村集體協商就直接入市了,也就意味著土地完全私有化了,這與我國公有制經濟相背離。
  “許多人誤讀了三中全會的文件,全會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同時也強調了要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誤讀者忽略了最不該忽略的國家利益。”肖毅敏稱。
  在肖毅敏看來,即使未來小產權房能夠轉正,也需要繳納不菲的土地出讓金,投機客不會占到什麼便宜,但從目前來看,小產權房轉正仍遙遙無期。
  深圳小產權房“躲貓貓” 部分樓盤搶建銷售轉入地下
  隨著國土部、住建部兩部委的聯合發文,深圳小產權房市場風聲驟緊。
  但記者連日調查發現,目前部分在建的小產權房樓盤已經暫停施工,市場銷售也由公開營銷轉入地下遊擊戰,不過仍有膽大的開發商趁政府上門查處前,頂風搶建。
  “現在正是風口浪尖,必須低調點,等過了這段時間,市場又會回歸正常。”深圳某小產權房樓盤銷售人員對本報記者稱,中央每年都在表態,所以對市場不必太在意。
  一位曾在深圳市查違辦工作的政府人士向本報記者坦言,查處違法建築有現實的難處,在執法隊伍有限的情況下,往往出現今天查處明天建、白天查處晚上搶建、東邊查處西邊建的現象。
  在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看來,民間對於小產權房的偏愛和追捧已充分表明,只有解決了國有和集體不同的土地制度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根治小產權房的無序建設。
  銷售轉入地下
  兩部委的禁令,猶如向市場再次念起緊箍咒。
  11月25日,位於深圳光明新區的某小產權房新盤售樓處,已經大門緊閉,建築施工隊也被驅散。接到記者電話時,該盤銷售經理小文已在休假,“我們提前回家過年了,老板在看到中央叫停通知後,第三天就決定封盤停工了。”
  此次中央專門針對小產權房所下禁令的措辭較以往更加嚴厲。因此對於這些在建的小產權房樓盤來說,無需等政府查處,開發商自己便會主動停建。“一旦政府上門查處,罰款是肯定的。目前新老客戶一律暫不接待,何時複盤要看市場風聲,但今年肯定沒希望了。”小文說。據悉,他們原本打算12月份開盤的另一棟樓也將推遲開盤計劃,到明年再擇機入市。
  不過,膽大的頂風者仍較普遍。11月28日下午3點,記者來到觀瀾富士康附近的一個社區時,發現分散在此的十多棟小產權樓盤仍在施工,其中一處毗鄰大馬路邊的樓盤已建到5層,施工工人說,規劃是建25層,已開工三個月,預計到明年5月就能建成,而目前並未接到老板的停工通知。
  而旁邊已經建成的一棟現樓處於裝修中,共600多套房源,尚有一半未售出,不過銷售人員已不敢明目張膽地宣傳,主要通過社交群裏發布售樓消息,售樓處也潛藏在大樓裏面。
  “越是政府查處,越是購買機會,這意味著以後小產權房會越來越少了。”一位售樓員對前來看房的人推銷時稱,尤其是已基本建成的樓盤,購買幾乎無風險,因為政府不可能拆除。
  記者調查還發現,一位專門代理銷售小產權房的中介機構,已將售樓信息網頁對外封閉,僅限好友圈能打開;某個小產權房專業網站,也已停止更新購房信息。
  “槍打出頭鳥,現在是在風口浪尖上,必須低調,不僅要防查違辦的,還要防記者暗訪曝光。”一位已在小產權房銷售圈混跡3年的小羅最近在接到陌生電話時也更加警惕。不過他認為,政府每年都會嚴打幾次,對小產權房的態度也從未變過,但始終無法阻擋反複抬頭的興建浪潮。
  而隨著政策的打擊,小產權房貸款期限也在縮緊,位於寶安松崗的某樓盤,此前最長曾可提供10年期貸款,如今至多只能貸款2年。
  據記者了解,靠近深圳市內的布吉、龍華、阪田等片區已很少有小產權房面市,一方面前幾年搶建的小產權房早已落成,土地資源越來越有限,另一方面這些片區商品房價格在不斷攀升,政府賣地沖動較強,管制也更嚴厲,目前在售、在建的小產權房主要集中於偏遠地帶,如沙井、觀瀾、公明、光明等片區。
  監管執行難
  據記者了解,目前深圳查違辦也在部署如何查處違建的工作,但尚未展開市場搜查。
  上述曾在深圳市查違辦工作的政府人士向記者坦言,查處違法建築有現實難處,一個街道辦執法隊伍就二十多個人,白天查完晚上搶建,執法人員也不可能天天守在現場盯著。
  事實上,深圳從2009年開始,已經在加大查處小產權房這類違法建築的力度,但收效甚微,除沙井個別片區因在除惡打黑運動中,通過動用全市力量查封多個小產權房樓盤外,大部分偏遠地段的違法建築仍此起彼伏。
  一位長期投資小產權房的人士透露,政府強拆的往往是當地農民獨門獨戶的違建樓,對成規模的小產權房樓盤,除非動用上級龐大的執法團隊,否則很難拆除。
  受訪的多方人士認為,兩部委的嚴打可以在短期內平息市場買賣風波,卻無法讓違建徹底退出曆史舞台,政府的表態,或許僅僅是一種姿態。
  時至今日,小產權房已成為政府無法根治的頑疾,連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內部人士也對記者坦言,市場永遠阻擋不了逐利的沖動,只要有利可圖,就會有人想辦法建,只要價格便宜,就會有人買,而執法部門由於人員有限,也很難監管到位。
  “民間會算賬,買了住或者租,即使5年10年不轉正,成本也慢慢收回來了,投入成本不高,收益也不錯。”該規土委人士說,這也是為何民間對於政府的管制置之不理的原因,購房者越多,政府查處起來越麻煩。
  也正是基於小產權房難查處的現實,購買小產權房自住的人前仆後繼,民間對於小產權房轉正仍心存幻想。
  蒲女士的親戚朋友去年曾在光明某小產權樓盤購買近30套每套49平米的公寓,一套20萬元左右,一年多時間,該盤價格每平米已上漲了2000多元。蒲女士認為,投資都有風險,同一個地段,小產權房與商品房價差能達到4倍,即便前者品質較差,但也有升值空間。
  因此雖然目前該盤已暫停工,但蒲女士並不擔心投資的錢會打水漂。“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那麼多人買了,開發商能不想辦法建成嗎?”
  “可以肯定,停工只是短暫的,我們樓盤已經賣出了一大半。”小文說,整個小區都是一體規劃,剩下的若不建完,其他業主也沒辦法入住。
  黨國英認為,小產權房查處多年卻無法根除,關鍵在於解決土地制度的問題,讓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享有同等入市流通權,比如農地林地等這類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府可以管,而在法定保護區以外的應該交給市場。
  “老說小產權房違法,是因為城市房價如此高,中低收入者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小產權房能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何樂而不為?”黨國英對記者稱,體制問題不解決,小產權房的監管查處就難見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