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群体性事件操作指南2

2,行动时机。首先要考虑全国的大形势,关于这个问题请参看《变局策》中的第三策《判断时机:引爆民主革命的导火线》一文。其次也要考虑用以发起群体性事件的议题在本地的进度,选择最能引起民众关注的时机进行动员。 
   
   3,行动步骤。详细内容见下文。
   4,组织策略。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多,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组织方法,把乌合之众迅速转化成目标一致、分工协作、进退有序的战斗队伍。
   5,物资和工具准备:
   制作旗帜与横幅的工具材料、制作传单的工具材料、散发传单的工具材料等
   6,信息收集:
   A地理信息:本地与周边数个城市中最适合集体行动的街道与广场,最适合撒传单的地点等。
   B,动员所需联络信息:本地民众的手机号码、微信账号、电邮信箱,外地外省可以联动的同道;国内外包括港澳台媒体的联络方法等。
   C,对手信息:公安与武警驻扎地点,电台电视台地点,本地主要负责官员名单、照片与联络方法等。
   7,初步动员成功后如何扩大效应:可以向周边哪些地区派出动员团队,可以向哪些地区的同道团队请求声援呼应,用什么诉求引起更大范围民众的共鸣。
   8,失败后如何减少损失:在事件失败之后如何减少损失,被捕者如何应对审讯,未被捕的核心成员到哪里避难,未受刑者如何救助被拘捕的同道等。 如果需这方面的咨询,请发邮件至 xiaoquanzi2012@gmail.com. 
   
    四,寻找外围同道。
   
   核心团队确定项目之后,大家一起去寻找外围志同道合者。同城圈团队的多数人当然可以算作是外围同道,除此之外,还要向更大范围去寻找可以共同操作本项目的同道。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去迅速发展外围同道:
   1,谷歌或百度搜寻与项目相关的文章或帖子,联络与我们观点相近的作者和回帖者
   2,到天涯、凯迪论坛中搜寻与本项目相关的帖子,联络与我们观点相近的作者和回帖者
   3,到各大微博中去搜寻与本项目相关的帖子,联络与我们观点相近的作者和回帖者
   外围团队人数应在200至2000之间。太少了缺乏辐射动员能力,太多又不容易沟通。
   对外围同道要求不可过高。如果某人在网上持续表达反现状言论,或一惯对某些社会不公现象表示特别的义愤,此人就可以联络作为外围同道。 
   外围同道不一定要在现实生活中见面,网上交流就能建立基本互信。 
   
   四,外围同道凝聚共识,形成多个网上团队。
   
   现在的网民绝大多数不用qq就用微信,因此可以组建qq群和微信群作为外围团队一起讨论事件的地方。不间断讨论,汇集信息,调动情绪,征求意见,达成对事件性质的共识,比如某工业项目会造成环境灾难,某机构严重侵犯某些民众的人身或财产权利。
   
   注意:在此阶段只能讨论事件性质,比如某工业项目的危害性、某企业资方的不法行为,以引起大众注意,形成网上舆论焦点。不宜谈行动计划,否则可能以引起官方注意,提前招致打压。
   
   核心团队成员要多用几个马甲,轮流发言,掌握话语权,引导事件走向。
   
   在联系外围同道,组建外围网上团队过程中,核心团队成员尽量隐藏自己的身份。运用各种电脑技术增加隐蔽性。
   
   五,外围团队开始扩散信息,凝聚社会共识。
   
   核心团队成员尽力督促所有外围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各自所在的网上群组、论坛和网下人脉充分散发关于事件性质的共识,聚焦事件,调动大众情绪。 
   
   据社会学家统计,每个成年人都有250人左右的熟人圈子,因此都有传播能力。每个网民都有自己的网友圈子,往往比熟人圈子大得多,至少在五百。假设我们有一个10人核心团队,500个外围团队成员,每个核心成员督促50个外围团队的人都向他们的熟人和网友发放信息,这条信息就可以在瞬间传送给25万人(500X500=250000),如果25万人中有一万再转发信息, 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送给500万人。
   
   如果一个事件具备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潜力(即项目本身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或者引起公众道德义愤),核心团队又对源信息进行包装,使之更加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则这种信息会一波接一波向外扩散,直到最后让所有可能关心此事的人知道。
   
   在这个步骤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过程要短,最好不要超过一周时间,最多不能超出半个月。否则民众容易泄气,官方也会想法应对。
   二是绝对不要夹杂政治议题。纯粹民生议题一般会由地方当局自行解决,但是涉及到政治议题的事件,很快会上报到省级乃至中央。一旦引起高层重视,大量维稳资源就会被用来对付我们,事件就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初步动员,制造声势。
   
   动员民众采取行动,比如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散步、或居民小区集会、或集体停工。这种动员速度要快,规模要大,不给维稳机构反应时间。民众动员一定要多种方法齐用,才能把覆盖范围最大化。动员的范围越大,参与者就越多。
   
   方式分为几种:
   
   1,在互联网上动员。
   第一份动员文件最好由海外人士或国内熟悉电脑技术的人士通过代理IP在一部分群组中发表,让维稳机构不能追踪到发表者。每个外围成员都在自己所在的qq群、微信群、论坛、微博、邮件组上转发行动倡议。
   
   第一份动员文件的行文要非常简短易懂,鼓动性强,针对性强,淡化政治色彩,少用敏感词汇。文件必须包含下列要素:
   A,事件简述
   B,行动理由
   C,行动时间、地点和方式
   D,有强烈鼓动性的词句
   E,请大家尽可能多转发
   
   要多设计几款动员文件,以适应不同人群的心理。例如,对特别谨小慎微的民众,可以设计“八卦型”文件引导他们转发(“听说某日某地会有散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想去看看!”);对中产阶级要强调保护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例如“某项目如果发生事故,相当于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危害”,“某银行出现严重亏损,几千万储户血本无归!”),对于农民工要强调社会不公必须奋起抗争(例如“官商勾结欺负民工,湖南老乡拔刀相助,用血性争尊严,某时某地一起出现,不去不是男子汉!",“抵制户籍制度,反对歧视民工,拒绝贱民待遇!”)。
   
   核心团队成员要分别联系外围成员,促成他们转发,并要求外围成员与各自网友群沟通,督促第三级转发。这样就会至少有数百人同时在网上转发同样的内容,形成规模效应。只要项目选择正确,转发过程会自动持续进行,直到行动开始或断网。 
   
   2,用手机短信动员
   绝大部分住在城市的人都有手机,而手机都有发短信的功能。先写好短信,“拷贝”或“复制”之后就可以重复“粘贴”,发一条短信只要几秒钟。核心团队要在事发之前尽可能多地收集手机号码,并且准备好多手机卡,在动员开始之后向所有手机号发短信动员行动。 当一个问题引起大众的关注之后,动员行动的短信会比较容易扩散。
   
   如果团队中有电脑工程师,也可以事先组装伪基站设备,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群发短信。伪基站设备的零部件在所有大城市都可以买到,而且价格不过数千元,但是在一小时之内就可以搜集数十万用户的号码并向他们发送宣传短信,而且可以不断变换操作地点,当局很难追踪抓捕。伪基站现在被广告商用来发垃圾广告,将来可以作为民众动员的利器。
   
   3,用微信的搜寻功能动员
   微信有一个功能叫“附近的人”,用它可以看到附近10公里以内所有使用微信的人,并且可以向这些人发送短信。写一则短信,拷贝之后,可以用粘贴功能向所有附近的微信号快速发送同一则信息。 如果有几十个人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地段同时做这个工作,很快就可以把信息传送到全城的众多微信使用者。
   
   4,用传单动员。这种传统的动员方法。传单不仅仅用来传达信息,还有制造街头集会气氛的功能。尤其是在已经有部分人已经上街的情况下,用传单进一步动员更多人上街,效果会非常好。
   撒传单的地点一定要在人口相当密集的公共场所,如闹市商业区,工厂工人集中的车间,某些开大会的会场,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馆等等。
   撒传单一般用下列几种方法:
   A,人手撒传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撒传单的人都要做好防范措施,以免被当场抓捕或事后追查,因此要戴好口罩和帽子,要选择容易撤退的地点,要有人掩护和接应。
   B,利用风力撒传单。 根据当时的风向,选择楼房天台的某个边缘放上传单,传单的最上层用水浇湿,用其重力压住传单,当上层的纸张稍干之后,风力就会把传单吹向街道。这种方法需要特定的天气条件,不是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实施。 
   C,利用氢气球撒传单。到农用物资商店购买双层塑料薄膜,用手搓捻之后就可以把两层分开,形成大型塑料袋。把两头系紧中间充上氢气或氦气就成了大型气球。 购买氦气罐或制造氢气的钢罐和材料(大约600元)。气球制成之后,把传单用细绳捆住,挂在气球上。升空之前在细绳上绑一支可以烧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的蚊香,当蚊香烧尽的时候就会把细绳烧断,传单就会四散飘落。
   
   注意安全:氢气是易燃物,因此气球不可以接触火星,衣服上的静电都有可能导致氢气爆炸,造成烧伤。因此制作者和施放者必须穿戴全棉服装,而且要远离过热物品。
   
   
   
   七,初步现场聚集
   
   两种聚集人群的模式:
   1,直接在街道广场上聚集人群。
   
   多数以全体市民为动员对象的群体性事件都是在网络动员之后直接上街聚集。这种刚开始人数较少,可能只有几百人,毕竟有勇气的人是少数。因此要用几百人参与的事件作为新闻材料,通过互联网吸引更多人来围观。围观与参与只有一步之差。围观人数与恐惧成反比。围观的人多到一定程度,恐惧就消失了,围观者就会变成参与者。
   
   核心团队和外围团队的小部分人要留在初步聚集人群中,掌握队伍的领导权,引导队伍、维护秩序、避免镇压;同时大部分成员要加紧通过微信、手机短信、网站论坛、传单动员和实地鼓动引导更多的人向初步聚集地点进发。
   
   2,先在工厂、学校或小区等地点聚集人群,然后再上街。
   
   罢工、讨薪、学潮、抗强拆强征多采用这种模式。这些群体性事件刚开始的诉求往往非常具体而有局限性,比如工厂工人要向资方讨薪,学生要取消政治课,小区居民要抵制强拆。
   
   核心团队都必须在现场进行动员。一个团队成员要分成3组人,分工合作。一组对人群进行正面的动员;一组在被动员的人群中引导情绪,响应动员者的号召;一组注意周边的情况,并及时向其他两组同道通报。
   
   八,掌握领导权,迅速组织化
   
   只有掌握群体性事件的领导权,才能把核心团队的战略意图和战术策略实践出来。在群体性事件初起之时,当领袖的风险相当大,因此核心团队成员只要有勇气走在队伍最前面,只要有魄力向队伍发出指令,就会轻易获得拥戴而成为领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