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美國戰場機器人發展速度快得驚人


美國戰場機器人發展速度快得驚人

   “殺人機器人”跳到銀幕外 聯合國呼吁各國凍結研發試驗
在大量科幻作品如《終結者》《機械戰警》《機械公敵》中,都有恐怖的殺人機器人向人類展開戰爭的劇情。近日,聯合國人權機構的特別報告員克里斯托夫·海因斯提交了一份報告,呼吁各國凍結“殺人機器人”的試驗、生產和使用。否則,未來將可能出現“全自動殺人機器人”上戰場并自主決定人類生死。那么,現實中的殺人機器人,是否真的這樣兇殘?各國對它的研制又到了哪一步?
“幾天時間,我就能造出一個”
英國諾貝爾獎得主喬迪·威廉斯近日宣稱,人類目前已經擁有制造自動“殺人機器人”的能力,在未來20年內,這種技術將被廣泛運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教授諾埃爾說:“如果你讓我現在就造出一個這樣的機器人來,我的確能夠辦到。給我幾天時間,我就能造出‘殺人機器人’。”
殺手之現實面目
長得不像人類
早已開始殺人
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往往外形和人類差不多,甚至還有自己的愛憎情感。這是為了劇情需要做的藝術加工。科幻情節中,機器人開始殺人意味著世界末日的來臨。《機械公敵》中,機器人有所謂三原則,第一條就是不能殺人。
現實中的機器人,就是智能化的機器。它們裝備自動化識別和人工智能等系統,能根據外界的信息變化,執行預定的工作。軍用機器人大多數可長得并不像人。
實際上,機器人早就開始殺人了。比如美國的巡航導彈,裝備自動目標識別跟蹤系統,某種意義上就可以算一種殺人機器人。再如無人機,比巡航導彈具有更先進的信息獲取、分析技術能力,再配上導彈等直接攻擊武器,成為讓人聞風喪膽的機械殺手。美軍已大量采用無人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近來,單是在所謂反恐戰爭中,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直接指揮的無人機,每年就炸死數百人,其中包括很多被殃及的無辜平民。科幻作品中的機器殺手擁有“鋼鐵巨人”的外貌,能增加視覺震撼,真實的殺人機器人,就是智能化的飛機、戰車。
聯合國人權機構特別報告員海因斯及人權機構擔心的,是殺人機器人的進一步發展。目前這些殺人機器人,“殺人”這一最后程序的啟動,還是要人類的控制。但在未來,隨著技術發展,可能使機器人具備自行作出殺人決斷的能力。人權機構認為,這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災難。
殺手之軍備競賽
美國研發領先世界
20年內實現全自動
不管人權組織如何反對,機器人在軍事上的價值無可否認,因此各大國競相展開研制,推出了多種可怕的自動殺人機器。
這方面領先的當然是頭號軍事強國美國。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宣布,將逐步減少無人機的攻擊任務,但美國機器人科技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專家估計未來20年內,戰場將出現全自動的殺人機器人。機器人科技發展有多快,通過簡單描述就能了解。可以在樓梯跳上跳下的機器人已經不稀奇,有的機器人平衡感更是驚人,推不倒就算了,連伏地挺身也難不倒它。波士頓動力公司在美國國防部資助下,打造出不少機器人,包括能跑出每小時45公里的印度豹機器人,還有能跟隨部隊行軍,自動進行偵察任務的機器騾子。
如果說,過去的無人機還需要等待遙控員下達攻擊命令,那么目前正在熱火朝天測試的X-47系列隱形無人戰斗機,則已經安裝了自動巡航和攻擊的模塊,也就是海因斯擔心的“無須遙控員,直接決定殺人”。此外,美軍各種特殊用途的機器人也層出不窮,其中包括不少直接的攻擊武器。例如“粗鋸齒”履帶式無人戰車,重量4噸、時速高達96公里,且配備360度旋轉的高清攝像機與高敏感度探測器,檢測地雷、炸彈及敵方人員。“粗鋸齒”的武器裝備是一挺機關槍。目前機槍開火還是由后方人員遙控。如果將其改為人工智能的自控火力,那么“粗鋸齒”將成為突入敵陣屠殺一切的閃電惡魔。
韓國哨兵機器人
最接近自動殺人
除美國外,俄羅斯、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國都已相繼推出各自的機器人戰士。在英國機器人技術教授夏基看來,世界正面臨一場自動“殺人機器人”研發的軍備競賽。“如果一個國家研發出自主機器人,毫無疑問,其他國家將效仿。”他說。
最接近自動“殺人機器人”的是韓國研發的一款哨兵機器人,部署在三八線附近。這款機器人的個頭與3歲孩子相當,體重17公斤。它能晝夜堅守崗位,裝備多種探測裝備,有效偵察范圍達幾公里,靈敏度遠遠超過普通士兵。如果守衛范圍內有人闖入,哨兵機器人會發出警報,然后由后方的管理員通過機器人盤問闖入者。如果確認是敵方,則管理員可以遙控該機器人的5.5毫米口徑機槍將其射殺。韓國軍方認為該機器人可以使軍隊的戰斗力增強2至4倍。這恐怕有些吹牛,因為即使真的達到介紹的威力,也只適用于對付小股滲透。面對大規模的導彈和坦克攻擊,這種機器人是無能為力的。
此外,以色列的哈比反雷達無人機也是一種自動殺人機器。這種無人機能從卡車上發射,沿設計好的軌道飛向目標所在地區,在空中盤旋,然后根據探測到的情況,判斷自主攻擊目標或返回基地。如測出陌生雷達,哈比將載著32公斤高爆炸藥撞向目標,與其同歸于盡。
殺手之濫殺風險
人類底線在哪里?
在科幻電影中,機器人的濫殺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某臺中央電腦產生邪惡意識,從而操控其控制下的機器人發動對人攻擊,如《機械公敵》《終結者》等都是如此;二是機器人本身由于故障或病毒或自主意識產生了反抗乃至屠殺制造者的思想,如《變形金剛》。還有更多的情況,則是野心家或幕后集團刻意的造出了殺人機器人,只不過,有時他們反過來失去對機器人的控制而已。
據美國媒體報道,過去幾個月,對于使用全自動機器人的辯論日益增多。有人堅稱,機器人在戰場上能拯救更多生命。美國陸軍肯尼斯少校勾勒出機器人技術在戰場上的幾大優勢:機器不會疲倦,下雨時不需要躲到樹下,也不需要交談。但是人權組織對“全自動殺人機器人”的擔心,主要是倫理道德層面的。
相比科幻電影,現實中機器人濫殺無辜的可能性遠不止這些。有智能的機器也是機器,是機器就有出故障的可能,而且智能化越高,出故障風險越大。全自動殺人機器導致濫殺固然是可怕的;但就算現在的半自動殺人機器,難道就是安全的么?偵察系統可能獲取錯誤的信息,造成對目標的誤判;后方遙控信號可能被干擾,接收到錯誤的攻擊指令。
而且,比機器更可怕的是操作機器的人。即使軟硬件不出故障,也可能因為操作者的疏忽大意造成誤傷。而軍人的惡念更是戰爭罪行的直接來源。以美軍為例,在伊拉克、阿富汗打著反恐名義殺傷的大量平民,很多是不能怪罪到武器系統的。國際機器人武器控制委員會主席諾艾爾撰文稱:“隨著戰爭變得越來越自動化,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們的底線在哪里?”

習近平的三個自信:用恐嚇與欺騙為「自信」壯膽

習近平的三個自信:用恐嚇與欺騙為「自信」壯膽
──駁御用文人的謬論 (嚴家偉)



日常生活裡,有人夜行怕「鬼」,便邊走邊吹著口哨或唱著歌來為自己壯膽,其實是此人膽怯或缺乏自信。當今中國大陸執政諸公為了表明自己 當權信心十足,特提出了所謂「三個自信」的口號,即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道路自信。然而縱觀此「三自信」的實質,就與那走夜路吹口哨十分相近。

為自身虛弱注射的強心針

自信,簡言之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它必須要有相當的客觀依據,否則就是盲目自信,如當年的「超英趕美」之類,最後只能害人又害己。然而當前一些人掛在口邊上的所謂「自信」連盲目自信也不是,而是假「自信」之名以掩蓋其內心極度的虛弱。

今日的世界,隨著蘇聯政權的崩潰與東歐諸國的重獲自由,共產主義早已從它在上世紀中葉的頂峰上跌落下來,走向破敗衰微。全世界除了北 韓、古巴等兩三個風雨飄零的破落戶還掛著這塊「招牌」外,就只剩下中共這塊地盤了。而這個「共產大國」在「理論」上,既與當年的馬、恩原教旨相悖甚遠, 「道路」上也早與「社會主義」南轅北轍。它唯一還堅持著的就是一黨專制的極權制度,並憑藉這個「制度」,對本國人民進行比馬克思《資本論》中描述的「資本 主義原始積累」還更殘酷的剝削與掠奪。所以說今日的中共既沒有什麼「理論」,也沒有什麼「道路」可以「自信」,可以「堅持」。唯一不能「放手」的就是它一 個黨、一個領袖、一支「黨家軍」的獨裁專制「制度」。然而就在這一點上它也「自信」不起來。

今日的中國早已不可能像毛年代那樣閉關鎖國、一手遮天地隨意愚弄民眾。在互聯網進入尋常百姓家後,信息一擊傳萬里。尤其是近年來微博、 推特、微信等網絡技術為大陸億萬民眾所掌握,中共黨媒體的宣傳灌輸功能便被大大壓縮。一台電腦,一個手機,一個E-mail郵箱,就可以成為一個傳播真相 或發表議論的「平台」。民眾可以「人自為戰」向官方媒體的「洗腦」宣傳發起挑戰。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中共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宣傳部門只好被迫「從發稿前 審查,後退到發稿後刪除」。民間這種具有重大意義的突破,對中共當局的輿論控制體制無疑是災難性的「顛覆」,因而民眾視野大開,民智大幅提升。再吹如何偉 大、光榮、正確,「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都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除了搞笑不會收到什麼效果。所以把「三個自信」拿來當強心針的人,最後不得不發現這「針 藥」早已失效。情急之下,便有了恐嚇與欺騙伎倆的登場。

拿蘇聯政權崩潰恐嚇國人

自從蘇聯政權崩潰後,中共一方面煞費苦心將其淡化為「解體」,一方面又挖空心思祭出「亡黨亡國」,並拿著這四個字天天來嚇唬中國民眾。 好像中共一旦下台中國就要「亡國」了,這不過是把皇帝老兒的「朕即國家」改頭換面為「黨即國家」而已。所以唱了二十多年,招來的只是人們的蔑視和冷嘲。稍 微瞭解上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的人都知道,所謂的「蘇聯」,其實是由列寧、斯大林為首的俄共,用武力強行併吞了許多鄰國後組成的一個殖民聯合體。而這 個聯合體的崩潰,使歷史上的許多國家如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烏克蘭等均從被外族強行併吞的亡國狀態中「復國」。所以「亡」了的只是那個邪惡的 「蘇聯」政權。中共眼看著這唱爛了的「亡黨亡國」論已沒有市場,又使出了一個模糊詞叫「動盪」。

二○一三年八月,中國各大門戶網站(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環球網)都在顯著位置刊登了新華網的一篇「重頭」文章。題目是《中國若動 盪,只會比蘇聯更慘》,作者署名「王小石」。該文一派陳詞濫調,其核心觀點無非就是「蘇聯解體後很慘,中國若步蘇聯後塵,也採取『休克震盪療法』,會更 慘」。然而作者卻拿不出任何具體事實來支持他的「慘」論,於是只好用虛假數據,甚至謠言來混淆視聽。例如,俄羅斯二○○○年的GDP約為一九九二年的百分 之五十七,是前蘇聯十五個加盟國的百分之四十五,一國的GDP相當於原十五國的百分之四十五何「慘」之有?但王小石卻大筆一揮給加上個小數點,於是百分之 五十七就變成百分之五點七,那當然就「慘」了。又如王小石又稱,蘇聯崩潰後的俄羅斯由於窮,「俄羅斯軍費開支只有五十億美元,僅為美國的百分之一」。可是 公開數據卻顯示,俄羅斯二○一二年全年軍費開支六百三十三億美元。於是有人質問王小石:那剩下的五百八十億莫非被「我黨」的公僕們拿去公款吃喝了?所以接 下來此人只好憑藉其「崇高」的「黨性」,在欺騙與恐嚇之後,發出一大堆的謾罵,如什麼「冷眼看叫囂推翻現體制的西奴公知,那些成天在網上忽悠的帶路黨們, 你們誘使中國走向被人欺負、貧國弱兵、給米國人當狗、給中國帶來恥辱的災難年代」等等。由此可見這篇被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命令各媒體在重要位置轉發的文章, 完全是一派胡說八道的紅衛兵式的「大批判」。

友邦懊惱釀成涉外風波

處於無權狀態的中國人,任隨御用文人罵「西奴」,罵「帶路黨」都問題不大。但王小石罵俄羅斯很「慘」,已淪為「在經濟上無關緊要的世界 二、三流國家」,公然拿俄國當「反面典型」來「教訓」中國民眾,等同粗暴干涉俄國內政,這與中共一向自我標榜的「尊重別國人民的選擇」豈不大相徑庭?於是 很快惹出「涉外風波」。俄羅斯之聲官方微博,在王小石文章發表後立刻作出強硬回應稱:《中國微博:嘲笑別人褲子拉鏈開了,竟然忘了自己還光著腚!》引述跟 帖者向王小石發出猛烈抨擊:「請看俄羅斯現在『慘狀』:一,全民免費醫療;二,實行學齡前、基礎和中等職業免費教育,並提供免費午餐;三,女五十五歲,男 六十歲,就可領養老金,不論是否為國家工作過;四,人均收入達一萬二千七百美元(中國人均收入約一千美元多一點)」。當然還有,現在俄羅斯住房不要錢,用 水也不要錢。這恐怕讓中國人羡慕死!由此,這個此前並不太引人關注的外媒賬號迅速走紅,短期內被轉發數十萬次。有網友更調侃道:「俄羅斯人真不幸福,多費 事啊,還去投票,我們都是由人大代表替代投了」;更有人稱「俄羅斯的魄力豈是中國能比?從庇護斯諾登就可以知道,俄羅斯仍然有和美國平起平坐的底氣,而中 國只敢一邊正面舔美國屁股,一面背後扎美國小人,就這德性,還有臉說俄羅斯是三流國家,可笑可憐至極」。一時令中共當局好不尷尬!

今日的俄羅斯雖不像當年的「蘇聯老大哥」那樣是中共的「太上皇」,但「習總」親政後,親俄之態可掬則是有目共睹的。不但首訪就是俄羅 斯,更與俄沒完沒了地搞軍演,而且還把俄國強佔的「自古以來屬於中國領土」的海參崴,作為軍演基地之一。如此抱著「北極熊」的「粗腿」,挾俄自重,也不怕 「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王小石一心只想恐嚇中國人,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上世紀人類遭受到的最慘烈的兩大禍害,一個是法西斯主義,另一個就是國際共產主義。後者為害時間之長與受害人數之多都超過了前者。而蘇 俄在世紀之交前一舉結束了共產極權專制,從而使東歐也重獲自由,又是上世紀繼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全人類取得的又一偉大勝利。不管王小石如何篡改數字,捏 造事實,既不能為堅持一黨獨裁的當權者「自信」壯膽,也不能阻擋中國實現民主憲政的時代潮流。

(爭鳴/431期)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章诗依:一位民国官员编写的公民教材


李慎之先生生前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真的还有下一辈子的话,他最大的志愿就是在下一辈子当一辈子的中学公民教员。他还说,如果自己能编一套公民课本,将是二十一世纪里给祖国、给人民的最好的礼物。遗憾的是,李慎之先生没来得及编写一套公民教材便赍志以殁。不过,他对公民教育、公民教材的重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近,偶然发现,李慎之先生没能实现的愿望,八十年前却已有人圆满达成。
此人是徐逸樵。他不但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六册公民教材的编写,且教材本身即冠以《徐氏公民》的名称,这在民国公民教育大潮中也是罕见的现象。
《徐氏公民》于1931年由著名民营出版机构世界书局出版,当时的徐逸樵,任国民党中央总部训练部总干事,并兼任国民党军需学院教授,以这样的身份编写的公民教材,自然值得今人关注。笔者手头有一册《徐氏初中公民》,是1934年9月第10版,而初版日期是1933年7月,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已出到10版,足见此书受欢迎的程度。
然而,这样骄人的成绩,放在民国澎湃汹涌的公民教育运动中考察,其实还不算耀目。学界近年的研究揭示,1917年到1929年,是民国公民教育的黄金时代。1917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刘大绅编、教育部审定的共和国教科书《公民须知》,供国民学校修身科学生用,这是最早以“公民”命名的初级教科书。1922年12月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在南京开会通过《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将原有的修身科改为公民科。1924年,江苏省教育厅、上海家庭日新会、基督教青年会及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发起全国公民教育运动,1926年,江苏教育会议决每年5月3日至9日为“公民教育运动周”。这一由教育界、基督教会和新闻界推动的公民教育运动一直持续到1929年前后,形成现代历史上公民教育的黄金时代,公民教材的编写、出版也蔚为大观,“养成健全的公民”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新学制教科书”由1924年5月初版,高级小学使用李泽彰编、王云五校的《新学制公民教科书》共四册,初中的《新学制公民教科书》共三册,由法学家周鲠生编写。商务印书馆是公民教材出版的主力军,其编写的公民教材印量更大,多在几百版以上。几十年后,李慎之先生回忆自己上初中时的公民课,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材。公民课上教授的国家(或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给他打下了终生的思想烙印,以至于晚年时自嘲地说,自己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当过五年委员,也算是参加国家立法工作了,可是所依凭的法律知识居然不过是六十年前从初中学到的那一点儿东西。
《徐氏公民》出版的1931年,公民教育运动已经走过黄金时代。国民党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党化教育开始向学校渗透,1929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已经没有公民课,而代之以“党义科”,因教育界的抵制,三年后“党义科”取消,公民教育回归,但是,此后的公民教材中,三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内容开始渗入。这一点,在徐逸樵编写的教材中也有突出反应。不过,以今日的需求与眼光来看,《徐氏公民》中的内容仍然可圈可点,即便是对三民主义的宣传,也自有其诚恳之处。
以笔者手头的这本《徐氏初中公民》第一册为例。此册内容共分“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两编,其中后者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社会生活”介绍社会、家庭、学校、政党、民众团体的概念、起源及功用。“政治生活”编分七章,分别为:国家、民权和法权、三权分立制的政府、民权的运用、吾国中央政府的组织和职权、地方政府和地方自治、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对于民权、司法独立、选举及地方自治,编写者最为用心。
关于“民众团体”的功用,《徐氏公民》的看法是:民众团体通过组织民众运动,来“实现某种特殊的利益,解除某种特殊的苦痛”,所以“社会上民众团体愈多,组织愈健全,运动愈发达,则民众的利益也愈增进,地位也愈提高”。作为执政党中的一员,对于民众团体及民众运动的价值与意义,能有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民权是贯穿“政治生活”编的主线,其它都围绕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书中分别介绍了英、法、美三国争民权的历史,对于民权伸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重要思想及法典,都有提纲挈领的介绍,如介绍英国时突出介绍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典》中规定的国王不得停止或违背国家的大法,非经国会允许不得征税及增设常备军,不得干涉国会中之言论自由,不得废止陪审官制度,不得有逾分之罚金或刑罚,不得阻止人民之请愿这样的内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则是法国部分的主要内容。
民权与治权(政府权力)如何平衡?《徐氏公民》对此完全采用孙中山的设计,即用人民的四权,也即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来管理政府的五个治权,也即立法、行政、司法以及考试、监察五权。
对于三权分立制的政府,《徐氏公民》着墨颇多,其中对议院职责,介绍其在立法、财政的预决算、募债、增税及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议会政治就是预算政治”这一说法。同时,特别强调了司法独立及违宪审查的意义。编写者引用蒲莱尔的话说:“司法部的功效如何,是善良政府最好的试金石”,并引入了违宪审查的理念与实践:“在欧美各国,司法部的职权,不但在解释和应用普通的法律,以为民众伸正义,并且有许多国家,对于违背宪法的法律或命令,允许司法部有裁判之权,而这种权力,也可以说是司法部最重要的职权。”而正因为司法部身负如此重大的职责,就必须保持其独立尊严的地位。编写者接下来介绍了各国维持司法独立的三个原则:一)除了大赦特赦外,任何机关不得过问法院的判决,更无权推翻;二)法官的任期,或终身制,或任期制,除非受惩戒处分,中途不能免职;三)给予法官优厚薪给以养廉。笔者读到这部分内容时,感慨陡生。这些理念与思想,自己即使在大学阶段,也未曾被教育者所施予,但八十多年前的初中生却已经能如此完备地接触到,不能不令人一叹。
对于选举权,《徐氏公民》如是告诫:“选举时所投的一票,足以决定被选者的称职不称职。万一投得不得当,就无异自己雇佣恶吏来加害自己”,可谓苦口婆心。
地方自治与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本册的最后两章。编写者认为,地方自治是国家政治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健全,地方自治是否健全是判断的标准,而县级自治,是地方自治的关键,也是宪政的起点。对此,编写者采用了《建国大纲》为中国实现宪政所设计的递进路径,从县级自治起步,逐步上延,实现省级、国家一级领导人的选举和宪法的制定,从而缔造中国的宪政大业。尽管历史没有给那一代中国人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但彼时能将宪政梦想普及到初中生幼小的心灵中,就值得我们向那一代的教育者们致敬。
在个人权利与义务中的人身自由权一条中,编写者引用了《训政时期约法》第八条:“人民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者,其执行逮捕或拘禁之机关,至迟应于二十四小时以内,移送审判机关审问,本人或他人并得依法请求于二十四小内提审。”关于言论出版自由,则表述如下:言论是思想和信仰的表示,这种表示,无论出诸口头,或笔诸文字,或印刷为刊物,在法治国应视为个人神圣的权利,不得妄加干涉。对于言论自由的意义,编写者进一步写道:“政府如果不准人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不但个人的思想受到束缚,就是学术也不会因讨论而进步,政治也不能有所借鉴而利改进。”这些内容,不由得让笔者联想到一个事实:即使在专制、蒙昧大行其道的半个多世纪,仍然有人顽强地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精神,甚至不惜以身相殉,其原因,或许与当年如此深入的公民教育不无关系吧。
徐逸樵早年留学日本,学养深厚,其政治生涯也不可谓不成功。《徐氏公民》出版后,他先后担任过国民党政府第二十集团军秘书长、政治部主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政治特派员,陕西省立政治学院院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训练处处长,国民党政府驻日本军事代表团顾问等职。三十年代他还与雷震一起创办过《中国新论》杂志,并任总编辑。1978年他从日本回大陆定居。
1980年10月,徐逸樵游泰山,途中遇见汗流不止、面色土黄的背砖人,回来后赋诗一首,题为“悲泰山负砖人”,中有“负砖人!负砖人!昔日‘爬山虎’,哪有你们苦!闻道已无苦役制,何以自甘如此苦?”“爬山虎”为解放前给有钱者抬轿达顶岭之人力夫。徐逸樵回国后,曾先后受到过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接见,可谓座上宾,但他并不因此而一味美言,这或许就是公民精神的闪光吧。

獵殺卡扎菲的狠角色——無人機


它天生就是獵殺政治強人、恐怖大亨的利器,連卡扎菲、拉登這樣的牛人也不例外,基地組織恐怖分子更是聞之喪膽。它的出現足以顛覆未來戰爭的規則,因此有人説,未來的天空將不再由人類主宰,而是一種更為強悍的飛行機器人——無人機。
【最先趕到的是一架“捕食者”無人機,發射了數枚“海爾法”地獄火導彈,一枚導彈擊中卡扎菲車隊的領頭車,使得卡扎菲陷入了絕境。】
也許卡扎菲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這一天——2011年10月20日,窮途末路的他終於選擇逃離家鄉蘇爾特,去往40公里外的瓦蒂加裏弗。此時的他早已四面楚歌,眾叛親離。只不過,卡扎菲沒料到的是,死神竟然來得如此之快。這位可怕的“死神”就是美國的“捕食者”(Predator)無人機。
逃離的時間本來安排在20日淩晨3點,一行人有100多輛車,但因為組織混亂,最後出發推遲到早上8點。臨行前,卡扎菲最後望了一眼熟悉的家鄉蘇爾特,神情落寞而複雜,隨即坐上一輛豐田越野車絕塵而去。心理陷入崩潰邊緣的他,竟然鬼使神差地打破了此前一直嚴守的無線電靜默,撥通了自己的衛星電話,孰料這一舉動就此將他送入墳墓。
自從卡扎菲于8月逃離的黎波裏後,美國和北約一直在尋找其下落。除了傳統的空中巡邏和特種部隊偵察外,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軍情六處通過技術手段,加強了對無線通訊的監聽。卡扎菲開始通話後,他的聲音立即被某種特殊設備記錄並比對分析,追蹤者很快鎖定了“頭號目標”所在的大致區域。
與此同時,遠在9000多公里外的美國內華達州沙漠中的空軍基地裏,專業人員從電腦螢幕中發現蘇爾特居民第二區出現異常情況,隨後通過電腦指令,引導無人駕駛攻擊機“捕食者”迅速起飛鎖定卡扎菲的車隊。
隨即,“捕食者”無人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這種雙翼平直、機身細長的飛行器,已經成為美軍武器庫中上鏡率最高的明星。借助機載攝像機確定目標動向後,遠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基地的無人機飛行員通過衛星通訊線路,命令“捕食者”發射數枚“海爾法”地獄火導彈,其中一枚導彈擊中卡扎菲車隊的領頭車,使得卡扎菲陷入了絕境。
停在蘇爾特外海64公里處的北約預警機,立即提醒法國戰機做好戰鬥準備。法國空軍的數架“陣風”戰機呼嘯而至,使用“鋪路”鐳射制導炸彈和AASM空對地導彈,把卡扎菲的車隊炸成了一片火海,導致數輛汽車被毀,數十人當場死亡。
毫無防備的卡扎菲車隊遭此痛擊,潰不成軍,大家各自逃命。卡扎菲雖然沒有被空襲炸死,但腿部受傷,隨即他拋下隨從,先是向北方走了一段路,然後鑽進一個農場附近的下水道。不久後,聞訊趕來的利比亞過渡委員會部隊包圍了卡扎菲最後的藏身地點,將他揪了出來,並亂槍將他擊斃。
過去10多年,在情報支援下的精確空中打擊,已成為軍事強國對高價值目標實施“定點清除”的利器。北約在最後關頭拿下卡扎菲,再次證明了這一戰法的威力。因此,有專家樂觀地認為,無人機將取代有人駕駛的戰鬥機,主導未來空戰,從而改寫戰場規則。
與獵殺卡扎菲類似的是,美國成功擊斃恐怖大亨拉登,則是無人機的又一次精彩表演。在2011年5月2日海豹突擊隊擊斃拉登之前的數月內,美國中情局使用尖端無人機飛到巴基斯坦無法探測到的高空,對拉登的藏身處進行了數十次秘密偵查行動,發回了大量高清晰度的錄影。
要知道,美國與拉登玩“貓捉老鼠遊戲”玩了近10年,美國使出渾身解數,採用常規的軍事手段,比如偵察機,衛星24小時搜索,山地部隊、特種部隊地面推進,雖然幾次差點抓到本拉登,但收效甚微。
2006年以後,美軍改變戰術,可長時間留空的無人機挂載制導武器,賦予美軍隨時發現、確認、打擊的能力。此後美軍每年都有斬獲,多次擊斃“基地”組織領導人員。通過無人機實時傳回的畫面,美軍和中情局可以確認拉登的身份,長時間跟蹤、鎖定,可以説胸有成竹,何時收網、是否攻擊,只等奧巴馬最後敲定下令。
在海豹突擊隊突襲拉登藏身處的那天晚上,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國家安全團隊觀看整個突襲過程時,隱形無人機傳回了現場影像。這架無人機還配有監聽設備,美國官員能夠通過它監聽巴基斯坦方面的反應。據説這些隱形無人機可能使用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RQ-170型傳送器,能夠在所有方位以傾斜的角度拍攝,不必在偵測目標上空盤旋飛行。
美國空軍前任情報、監控和偵查行動長官大衛德普圖拉認為,這種類型的作戰行動如果沒有遠程遙控的無人機的幫助,將無法取得成功。這種無人機可以在指定地點上空盤旋,並長時間監控特定的地點和人群,可以完成那些僅靠衛星和地面部隊無法實現的任務。因此,在進行地面突襲行動之前,美軍很可能已經對形勢進行了幾千小時的研究,並對拉登住宅進行了幾百小時的空中監視。
(小標題)虛擬化戰爭
(抽言)【兩位實施暗殺的士兵——無人機飛行員和感應器操作員,距離他們的暗殺目標有半個地球,整個行動看上去就像沒有聲音效果的電腦遊戲。】
“我每天開車上班,或與別人拼車,或坐公車,在辦公室打開電子郵箱,然後操縱飛機,中午出去買個漢堡包,回來再檢查電子郵件,繼續操縱飛機,然後開車回家。”37歲的空軍少校布萊恩卡拉漢説。卡拉漢在美國內華達沙漠內的軍事基地操縱無人機已有4年,目前在蘭格利空中戰鬥指揮中心任職。他對無人機飛行員的古怪生活方式深有體會。
無人機由飛行員在美國本土遙控,距離阿富汗和伊拉克萬里之外,無人機飛行員坐在裝有空調的舒適房間裏,用操縱桿和監控器控制無人機上的武器系統。這些遙控戰士完成任務的精確度不亞於傳統戰機,成本卻只是傳統噴氣戰鬥機的零頭。
目前美國有兩個無人機控制中心。中情局的無人控制中心在東岸,位於弗吉尼亞蘭格利總部的地下,距離喀布爾1.1萬公里之外;美軍的無人機控制中心甚至更遠,位於內華達州沙漠的格裏奇空軍基地,去往賭城拉斯維加斯只有1小時車程。
兩個飛行控制中心外觀都很相似,電腦房都是無菌的,與外界隔絕。目前,內華達基地裏有空軍第42攻擊中隊的成員,在操縱著阿富汗境內的無人機,平時大多居住在拉斯維加斯。
這些從2006年開始駐紮在內華達的遙控戰士總是成對工作。飛行員坐在電腦工作臺的左邊,控制無人機,發射武器。感應器操作者坐在右邊,控制視覺監視系統。兩人面前分別有5個監視器,顯示無人機拍攝的實時視頻以及衛星圖像數據。
“兩個乘客,包括5號目標,進入了建築物。”卡拉漢告訴同伴、感應器操作者瑪麗。“收到,感應器確認。”瑪麗回答説。
瑪麗坐在電腦鍵盤後,雙手握著操縱桿。坐在她身邊的卡拉漢面前有著一套相同的設備。“兩架‘捕食者’上有8枚導彈和兩枚炸彈,”卡拉漢説,“武器準備完畢。”
主監視器上顯示一條街道的航空圖像,顯然是從很高的高度拍攝。圖上可以看到兩人走出一幢建築物,上了一輛卡車,開車離開,緊接著螢幕上出現瞄準器的十字線。“3、2、1!”卡拉漢倒計時,接著按下了一個紅色按鈕。
卡車在爆炸中消失。“幹得好!”卡拉漢説。整個行動持續了2分鐘,是美國軍隊用遙控無人機對面目模糊的敵人實施的一次“目標暗殺”。
兩位實施暗殺的士兵——飛行員和感應器操作員,距離他們的暗殺目標有半個地球,整個行動看上去就像沒有聲音效果的電腦遊戲。
其實,無人機操作者需要隨時與設在卡達的美國中央司令部的聯合空中行動中心保持無線電聯繫,此外還要和坎大哈美軍基地保持聯繫,因為那裏是無人機起飛和降落的地點。這些行動和其他戰場任務遵守同樣的規則,避免平民傷亡也是原則之一——至少理論上如此。地面部隊也可通過中央司令部要求提供無人機的協助。
儘管距離戰場很遙遠,無人機飛行員卻感覺如同身在前線。“你的感覺不像是身在遙遠的內華達。”卡拉漢説,“用無人機殺人和用F-16殺人並沒有不同。我們都知道,如果按下那個按鈕,就意味著某人不再存在。這絕非電子遊戲。必須嚴肅對待。”

三共论与郑孝胥


自由的百科全书
郑孝胥
任期
1932年3月9日1935年3月
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
前任
继任张景惠
个人资料
出生1860年5月2日
清朝大清帝国江苏苏州
逝世1938年03月28日 (77岁)
Flag of Manchukuo.svg满洲国新京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3月28日),苏龛海藏中国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他是清朝的改革派政治家,亦是满洲国建国的参与者之一,后出任满洲国国务总理

生平简历[编辑]

郑孝胥为翰林郑守廉之子。早年中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郑孝胥曾参与戊戌变法,与唐才常有过交往;立宪运动时期,郑孝胥也曾经参加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蓄银行的创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动等。1908年,郑孝胥受岑春煊派遣,出任预备立宪公会会长,要求清廷尽速召开国会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郑孝胥以遗老自居,后担任溥仪的内务大臣与顾问。郑孝胥早年在清廷驻日本大使馆做书记官,由此与日本人关系密切,在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他一手安排溥仪住进日本使馆。1925年随溥仪从北京潜逃至天津日租界。与日本方面也多有接触,致力于溥仪的复辟。
1925年随溥仪从北京潜逃至天津日租界。郑一直致力于溥仪的复辟,他提出,先通过日本建立一个政权,然后积极推动国际列强共管,这类计划若能实现,大清复位时机就到了。他曾在日记中写到:
自古中兴之主,必借兵力。今则海内大乱,日久莫能安戢,列国通不得已,乃遣兵自保其商业。他日非为中国置一贤主,则将启争端,其祸益大。故今日皇上欲图中兴,不必待兵力也,但使圣德令名彰于中外,必有人人欲以为君之日。
1931年满洲事变之后,郑孝胥劝说溥仪前往满洲,并且与日本方面达成建立满洲国的协议,并负责起草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
1932年3月8日,郑孝胥随溥仪登上前往长春的列车。3月9日,溥仪举行了就职典礼。满洲国成立后,郑孝胥出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文教部长,并且与日本关东军代表武藤信义签定《日满议定书》,承认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与驻军权。此内阁虽然各部总长都是中国人,但实权却掌握在日方,面对此现实,郑不得不感慨:“何事与人说时命,残年由遣待苍茫。”
郑孝胥后来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1938年新京(今长春)过世,予谥襄勤。4月,满洲国予以国葬。

文学成就[编辑]

Zheng Xiaoxu2.JPG
郑孝胥个人修养有两方面杰出的才能,一是古体诗,二是书法。古体诗在清末民初,与陈三立比肩的唯有郑孝胥。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近现代两大书法家,即北于南郑。于乃于右任,郑便是郑孝胥。书法工楷、隶火,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

三共论[编辑]

郑孝胥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曾有如下预言:“大清亡于共和,共和亡于共产,共产亡于共管”。

遗物[编辑]

1921年,郑孝胥为悼念乃木希典而作诗。诗碑现存于青岛博物馆[1]博物馆将碑体斜立,以示对郑和乃木的反感。

家庭与其他[编辑]

马勇:立宪派转向革命党

摄政王的决断使满怀期待的梁启超从失望到绝望。此后,梁启超和他的铁杆抛弃幻想,走上了排满革命,利用一切机会攻击朝廷,批判摄政王。

马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1911年中国大革命》。

在晚清政治改革中,梁启超是比较坚定的改良主义者。甲午战后的改革呼吁,胶州湾事变后的政治活动,以及他在《时务报》、湖南时务学堂的言论,无论如何激进,都只是一个“体制内”改良主义者。他期待执政当局早点警醒“自改革”,而不是等待“山中之民”起而革命。

1898年秋天那场未遂政变,梁启超是直接参与者,他虽然未必知道事件真相,但他在随后的流亡生涯中依然很清楚,只能支持清政府,没有办法与革命党合流,因为一旦清政府觉醒了,政府主导的改良,毕竟是历史发展正途,对社会破坏小。而革命,推倒重来,是洪水猛兽,是国家灾难。所以,梁启超可以与革命党中许多人保持个人友谊,但没有办法采取同样的政治手段,合伙推翻清廷。

1901年,在义和团战争影响下,因国际大势压迫,“自改革”终于被梁启超等来了。流亡途中的慈禧太后幡然醒悟,宣布新政,重回维新,认同梁启超一直倡导的危机意识。

对新政,梁启超期待很高。他希望清廷以此为起点,学习东西洋立宪各国,重建国家体制。对于随后的预备立宪,梁启超更是竭尽全力,力所能及做了很多工作,希望中国能因清廷此番觉醒彻底避免“政治革命”。因此,他调动一切关系,联络上层亲贵大员,组织立宪团体,促进中国和平转型。

当此时,梁启超依然是清廷通缉的政治犯,但由于清廷宣布政治变革,预备立宪,因而清廷内部许多大员并没有因为梁启超身份敏感而疏远,而是尽量利用梁启超的政治智慧。

对于清廷大员的征询,梁启超耐心交流,不厌其烦,倾其所知。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之一戴鸿慈甚至因此与梁启超成为不挂名的师生。溥伦、载沣、载泽、张之洞、岑春煊、袁世凯、端方、赵尔巽等体制内开明大员,也与梁启超存在着某种形式的互动。到了1908年初,梁启超俨然有“体制内”的感觉,欣然要求他的同志不计往日恩怨,参加廷试,进入体制。

预备立宪与海外政治流亡者取得了政治信念上的最大公约数,这些政治流亡者不论是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党,还是孙中山的革命党,在清廷预备立宪感召下,无不跃跃欲试,只要没有命案在身,没有遭到清政府通缉追捕的人,在1906年之后两年,想方设法返回国内,回归主流,参与变革。在这个时候,清廷如顺手宣布不计前嫌,大赦天下,可以相信,即便孙中山等极少数革命者可能还会继续坚持,但绝大多数流亡者一定会响应号召,重回体制,共襄盛举。

然而,清廷没有这样做的意愿和动力。慈禧太后可能还在为1898年那场未遂的政变生气,光绪帝对孙中山不时扔下的炸弹心有余悸,充满怨怼。因而不论是康梁,还是孙中山,只能眼见着自己的队伍日趋缩小,大批革命党人、保皇党人被朝廷分化出来,回归体制,而他们却只能在海外继续随风飘摇,不知所至。

在这种情形下,梁启超依然初心未改,以各种方式帮助清政府走向宪政,防堵革命。机会终于来了。1908年11月14、15日,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梁启超相信接班的摄政王一定会调整政策,赦免党人,扩大统治基础,寻求整个国家的和解,以全力推进预备立宪,构建一个现代国家。因此,梁启超一方面致信摄政王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关系促动摄政王重申十年前旧案,为他们这些“戊戌党人”平反昭雪。

很显然,梁启超在慈禧太后、光绪帝时代,只是期望朝廷废止通缉令,让他们赎回自由身,现在情形不一样了,皇太后、皇上都不在了,他的要求也在加码,除了自由,还要平反。

实事求是说,摄政王没有让机会白费。他在接手后,重新审理了十年前旧案,对于能平反的,并没有犹豫彷徨,如对冤死的杨锐给予适当抚恤,以慰生者。惟独对于康梁,尽管朝野各界不断向摄政王施压,但摄政王坚决不给平反。

摄政王的决断使满怀期待的梁启超从失望到绝望。此后,梁启超和他的铁杆抛弃幻想,走上了排满革命,利用一切机会攻击朝廷,批判摄政王。梁启超那支常带感情的笔不再为改良辩护,反而成了革命的最强音。

马勇,《南都周刊》2013年第31期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戰爭,真的會讓人走開嗎

 2010年6月,中國第三屆無人機大會在北京召開,歷經四載三屆的推動,中�豐滿,真正的作戰型無人機即將滑跑升空。 

  “尖兵之翼”掠起無人旋風,未來的天空將不再僅僅是飛行員的舞台 

  2006年9月,第一屆“尖兵之翼-2006中國無人機大會”在伊拉克戰爭尚在飄動硝煙時開幕,140餘篇無人機專業論文展示了中國對現代無人機技術裝備的渴望。 

  2008年6月,第二屆“尖兵之翼-2008中國無人機大會”在短短3個月內會集的200多篇無人機專業論文,顯示了中國無人機發展的蓬勃之勢。 

  該次大會進行了國內專家學術研討、國外專家技術講座、產品展示和商業洽談。總裝備部、國防科技工業局、空軍裝備部、中航一集團、中航二集團、中國氣象局、國家測繪局、北京市公安局等單位,就我國無人機的現狀和研製能力、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方向、使用需求等政策性和方向性問題進行了交流,部分院士、專家,就國內外無人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關鍵技術和實現途徑等問題進行專題研討。相對於首屆無人機大會的思維碰撞,這次11架整機首次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已經結束了對現代無人機臨淵羨魚的時代。 

  2010年6月,第三屆“尖兵之翼-2010中國無人機大會”挾國慶60周年無人機方隊首次亮相閱兵方陣�,來自軍隊、警方、科研等70家單位集體參展,特別是52架代表中國無人機最新技術的無人機的亮相,標誌著中國在國際無人機領域已經占領第二方陣位置,上萬專業觀眾的觀展點燃了中國無人機發展的熱情。 

  繼2009 年國慶閱兵式BZK-006、BZK-001B和JWP-02三種不同型號首次亮相後,此次參展的武裝型“藍鷹”200W反恐無人機和“藍箭”BA270偵察、打擊一體無人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無人機已經擺脫了偵察、通信中繼、戰果評估等保障地位,實現了從“挨打”到“打擊”的亮麗轉身,即將構成多機型、多航程、多用途的無人機裝備體系,綜合作戰能力的提高已經指日可待。 
 
 
  未來,天空將不再僅僅是飛行員的舞台。 

  鋼鐵士兵、機器騾、無人化智能坦克……無人化兵器將使作戰樣式發生深刻變化 

  目前,軍用無人兵器已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研製的熱門兵器,是現代武器裝備發展的另一個新領域。有專家預測,今後無人化兵器將主宰局部戰場,將使作戰樣式發生深刻變化。 

  “鋼鐵士兵”。在無人兵器中,軍用機器人的發展尤為����士兵”在未來戰場上將不可小視。它不但能夠在惡劣地形和氣象條件下布設障礙和排除障礙,還可以作為陸上的武器平台使用,而且還能夠代替士兵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美國五角大樓曾發表一份未來戰爭的報告書認為,未來戰爭的“主角”將是具有人類思維水平的機器人部隊。著名軍用機器人專家B.戴維斯博士認為:“目前機器人士兵進入實用化已不成問題,下一步的問題是使這種特殊的軍事裝備更經濟、更實用。” 

  20世紀80年代,隨著陸軍轉型的深入,美國陸軍開始了未來戰鬥系統(FCS)的研究,儘管這個系統已經於2009年6月由於資金問題而暫告終止,但由數十種無人裝備所積累的技術開始用於其他裝備的發展,如無人車輛計劃中被稱為“機器騾”的無人補給系統,能夠裝載作戰物資在各種複雜地形上伴隨士兵前進,能夠穿越槍林彈雨把急需的戰鬥器材準確無誤地送到最前沿。 

  據報道,美軍列入研製計劃的智能化軍用機器人已超過100種,計劃到2015年前後,參戰的作戰平台中將有1/3是無人化兵器;俄羅斯列入研製計劃的智能化軍用機器人也超過了30種。素有“陸戰之王”之稱的無人化智能坦克或裝甲戰車,被軍事家視為未來陸戰的巨型無人����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無人戰車研製計劃,並為它裝備了智能化的控制系統。與傳統坦克相比,裝有數字系統的智能化無人坦克戰場反應速度提高96%,射擊命中率和效率提高100%,攻擊力提高80%。 

  無人戰鬥機醞釀和推動了第二空軍的出現 

  相對於地面戰場無人化兵器的腳步,空中鋼鐵翅膀甚至更早地孵化了實實在在的戰果。無人戰鬥機的加盟不僅增加了空中戰場對抗力量的要素,實現戰場“零傷亡”,還在醞釀和推動了第二空軍的出現,當無人機部隊正在另立門戶之時,世界範圍內第五軍種的出爐將為期不遠。 

  有專家認為,集“偵察-打擊”一體化的無人戰鬥機,正在成為現代戰場遠程精確打擊的高效手段。在阿富汗,首次裝載“海爾法”導彈的美軍“捕食者”系列無人偵察/攻擊機,既可以長時間執行偵察監視任務,又可以通過機載數據鏈在第一時間向可疑目標發起攻擊。美軍海軍的X-47無人機由於可以不再顧及人的生理極限,飛行速度達到了10倍音速,能夠在兩小時內到達世界上任何地點。 
 
 
  無人艦隊將給未來海戰帶來革命��>  與機器戰士和無人攻擊機一樣,無人戰場已經延伸到海面和水下。近年來,為了掌控海上戰場優勢,一些國家紛紛斥巨資建造能夠適用於近海作戰的無人作戰艦只。在研的新一代先進的無人駕駛艦隊,能夠靠遙控或自動控制在水中航行並執行危險而複雜的作戰任務。這支艦隊能夠攜帶各種武器,既可執行情報搜集、掃雷等輔助性任務,又可執行對敵艦的攻擊任務,具有隱蔽性好、攻擊性強、控制範圍廣、費用低等特點。有軍事專家預言,“先進的水下無人艦隊,必將使海軍的綜合作戰能力獲得巨大的飛躍,給未來海戰帶來革命性變化。” 

  在無人艦隊中,無人潛艇備受推寵,這種源自水下機器人的兵器,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製,最初的主要任務是用於執行打撈與探測。近年來,無人潛艇因具有良好的隱身、機動性能和水下殺傷力巨大,已成為一種水下尖端武器,日益受到各國海軍的重視。 

  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幾個國家在加緊研製無人潛水器,法國研製的“埃波拉德”潛水器,能在有人潛艇根本無法到達的6000米水深進行攝影和探測勘察。到2020年前後,隨著無人潛艇的大量運用,未來海戰場將突破現有模式。 

  有人還是����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推動無人作戰平台技術裝備的快速發展,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生院戰略教授科恩指出:“我認為一般的發展趨勢,將是放棄傳統的有人操作的大型平台。”在不久的將來,戰場上將會充斥著數不清的無人化兵器,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無人軍”,無人化兵器將會改變現代戰爭的模式,從肉體殺傷過渡到機器技術博弈。但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戰爭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社會現象,使用的是人類進化500萬年的智能成果,相對於出現只有幾十年、技術手段還較粗糙的機器兵器而言,人的戰鬥素養優勢依然明顯,不可能出現真正的無人戰爭。 

  戰爭是人的拼殺,還是讓人走開?如果以無人化風頭最勁的無人機與有人機進行正方與反方的PK,或許會撞擊出一些有益的火花啟示我們的思維。 
 
 
  正方觀點:無人化 

  正方觀點認為,一、無人機將動搖戰場形態。無人機的廣泛應用,將影響並改變未來戰場形態。無人機人機分離的作戰模式促成了現代空中作戰的三個轉變:一是參戰飛機操縱者之間的距離,從原來的作戰飛機之間擴�指揮控制平台之間。二是作戰方式也從原來的敵我雙方飛行員之間的激烈對抗,轉變為無人機與無人機之間的激烈對抗,飛行員不再與作戰飛機共存亡。三是作戰手段也從原來的直接操縱控制飛機轉變為人工遙控或預編程序實施操縱。 

  此外,無人機具有的長時間的續航能力、良好的隱身效果、超凡的機動性能和超遠的作戰半徑等特點,使作戰區域既可以靠近敵方部隊,又可以在敵防區外進行活動;既可以在幾萬米的高空巡航飛行,又可以停留在十幾米的低空。這將使未來戰場大縱深、高立體、大空間的特點更加凸顯。 

  無人機將全面擴展空中力量作戰的區域,使戰場形態在時間、空間、作戰方式、作戰手段、空中力量的運用等各個方面都發生重大變化。而這些變化,是以前的空軍所不能及的,至少在超低空、臨近空間和彈火交織的敵方區域上空,只有無人機能夠獨來獨往。 

  二、無人機將成為新型空中威脅。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無人機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機動能力強、隱身效果好,在突防中難以被發現、跟蹤和攻擊,尤其是作戰中的多用途性和一定的殺傷力,已經成為繼有人駕駛飛機後的新型空中威脅。 

  美國陸軍�具有威懾與破壞力的空中威脅之一,並將無人機與固定翼飛機、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直升機並列為5大威脅平台之一:“冷戰期間,機動部隊指揮官所擔心的是蘇-25強擊機和米-24直升機,而今天,他們所關注的是無人機。” 

  三、無人機對空戰勝利舉足輕重。無人機的作戰性能不斷提高,執行作戰任務不斷增多,使其在歷次局部戰爭和軍事衝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對作戰行動產生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海灣戰爭中,美軍成功地利用了“先鋒”等無人機執行干擾、偵察和誘餌欺騙任務。僅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無人機就執行了307架次累計1011小時的戰勤任務。一位美國戰區司令官評價說:“無人機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有10種100架無人機參戰,數量達到海灣戰爭的7倍。在今天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成建制的無人攻擊機部隊已經成為區域控制、重要目標搜索、要害目標清除的基本手段。以空中狩獵、游獵等方式進行作戰,已經成為反游擊作戰的重要方式,這種“空中天燈式”的作戰方式,等於在空中布設了移動的�發所謂第四代戰爭的新戰法,並形成一種參照作用極強的新模式。 

  據悉,2009年新畢業的美軍飛行員中,無人戰機操作員的數量首次超過有人戰機駕駛員的數量,有240名無人機操作員完成在航校的學習,而同期畢業的有人戰機駕駛員只有214名。誠然,與美國空軍現役的3700名戰鬥機飛行員和900名轟炸機飛行員相比,這個數字有些渺小。不過,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二者的差距將隨著時間推移而縮小。對於一支有著61年歷史的精銳之師而言,或許應被視作一個新紀元的開端。 

  反方觀點:有人化 

  反方觀點認為,一、無人駕駛非無人控制。現役無人作戰飛機大都採用操縱者遠程異地控制的方式,屬於人在回路中的一種間接駕駛模式,與人在機上相比只不過是人的位置不同,憑借現有技術操作者可以在安全的後方通過數據鏈對無人戰鬥機進行遙控。 

  而人工遙控無人機的最大難點是操作者無法對戰場上複雜多變的空情有設身處地的感受和全面掌握,如在強烈電子干擾環境下如何保證人-機遠距離異地控制的信息溝通問題,多架無人機在同一作戰區域的自擾互擾問題等,雖然採用碼分多址和波分多址技術能夠部分解決,但到目前為止�家能找到一個徹底的解決方案。 

  二、處置空情能力人的作用無法替代。無人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自動飛行、自動傳輸技術無可挑剔,但在戰鬥狀態中,無人機空戰所需要的靈活反應和隨機應變與飛行員身臨其境差距較大,在戰場環境下對局勢的分析和判斷和應對危機的反應能力明顯不夠。 

  2010年2月21日,美國內華達空軍基地的軍事人員,借助無人機鎖定了阿富汗南部烏魯茲甘省的赫德村12公里處的一條公路上的3輛小型公共汽車,在“地獄火”導彈的爆炸聲中,無人機把一場婚禮變成了葬禮。對此,美國軍事專家評論道:“在一場無人機為主角的戰爭中,武裝衝突變得更像是電子遊戲,殺戮也就更加容易。” 
 
 
  此外,由於目標信息要依靠地面傳輸站進行交流確認,其工作效率還比不上有人駕駛飛機。由於操縱者操作明顯缺乏有人駕駛的直接性,無法在危局險境中直接採取規避動作,在指令一來一回的數秒中,早已經被擊落了多次。 

  三、信息傳輸安全漏洞較大。2009年12月17日,西方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無人偵察機向地面控制站傳輸的視頻信號被伊拉克反政府武裝和塔利班截獲。更驚人的是,這一切只需要一個26美元的盜版衛星電視信號軟件就可以實現,儘管美軍聲稱被截獲視頻尚未造成任何作戰損失,而且已經在對有關信號加密。 

  這些問題暴露出的還只信息安全問題的冰山一角,實時視頻信號作為操縱員判斷戰場情況的唯一依據,與敵方共享總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被跟蹤的目標有機會採取行動進行有效規避。隨著信息處理技術的提高,破解這些信號的技術也在同步提高�的無機始終服從操縱者指令,這其中埋藏著無窮隱患。 

  人類面對戰爭巨大傷亡的恐懼,正在被無人裝備技術逐漸消除,但這種依賴的基本條件是機器戰士必須具備訓練有素士兵一樣的戰鬥素質。機器戰士取代人的力量、耐力、速度可能不是問題,因為這早已經被機械化武器的性能所證明。但機器戰士與其所必須的高級智能素質仍有巨大差距,一些人所獨的機動靈活和當機立斷無法傳授給機器戰士。從科技發展能夠預見的水平來看,目前,機器戰士還無法脫離人的支持單獨行動,無人戰爭的實質還只是人在背後的戰爭。 

  在現有條件下,綜合發揮人、機兩者的優勢或許是一個穩妥的選擇,但科技的力量終究會突破現有困局,到那時,人類可能真的會成為戰爭的看客。有朝一日,當集聚敵對雙方智慧與力量的機器戰士交戰完畢後,人類的責任恐怕只剩下確定和承認戰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