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那小兵:开罗不相信眼泪

2011-02-3
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希拉里一脸凝重神色,对采访记者谈了对埃及等国动乱的看法。和当年对于乌克兰和南联盟动乱那种喜形于色不同,对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这位长期盟友的麻烦她强忍难堪,两次用粗鲁的语调打断了记者问话,十分少见。这种情景和卡特总统当年眼看伊朗国王巴列维被伊斯兰兄弟会推翻而让霍梅尼大摇大摆上台何其相似。恰恰如今突尼斯和埃及的海外流亡宗教领袖纷纷回国接受信徒们的欢呼,让希拉里倍添无力感。
对中东历史有点了解的人不会忘记当年霍梅尼上台的情形,先是民主学生反对巴列维国王的贪腐政府,但他们的影响仅限于德黑兰部分地区,真正把握局势的人却是伊斯兰兄弟会,他们才有能力调动广大工农商学兵各阶层将动乱蔓延到全国,并在巴列维逃亡之后迅速推霍梅尼上台,组成了伊朗式的伊斯兰民主政府。这也让我们想起另个国家,那就是巴基斯坦,当老布托被反腐动乱逼下台后,全国大乱,最后由哈克将军出手平息动乱,让巴基斯坦经历了十多年的军人统治。和这两段历史相比,埃及目前情况处于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既有可能由占大多数的伊斯兰兄弟会推荐一位宗教领袖出台平定局势,也可能最后不得不让军队出面平定动乱,实行军人统治。
这种局面可能是国人难以明白的;怎么明明是一场小市民和青年人搞起来的自由民主运动最终都落到这种命运?其实,突尼斯、埃及和阿尔及里亚都是和西方最亲近的阿拉伯国家,在政治制度上也采用了类似西方的宪政形式,也正因如此美国极力运用他们的影响力保护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的利益。同时,美国对此有两难心态,一方面要利用他们,另方面也怕纵容他们的强权政治导致民众反抗,但这种担心还是终于变成了现实。美国人对于巴列维的倒台痛心疾首,不能忘怀,如今竟然整个中东四处起火,而点火的人们都要求民主自由,这更让美国尴尬不已。
美国人对于中东的政治脾性一直难以真正了解,比如,美国曾鼓励让巴勒斯坦进行全民选举,得到的结果却是哈马斯被选上台,让美国和以色列坐立不安。其实,中东的政治格局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穆巴拉克式的强权政治,它是个双面剑;既可在相当长时期内安邦定国,也可以败坏民主政治;另一种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民主,它与美国直接对抗,但却代表了这个地区的主流民意。这让美国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民主是顶“帽子”,戴在美国头上叫着“美式民主”,戴在伊朗头上叫“伊斯兰民主”,你根本没办法用帽子改变那个戴帽子的人。
国人对民主的认识习惯于“以结果论过程”,两眼盯着美国民主成功结果,对于过程可忽略不计或干脆自我想象一个“过程”,这导致人们误入“民主工具论”套路;好像民主是颗药丸,美国吃了有效,我们吃了必定有效。这个愿望是好的,但这个逻辑很错误,简直就错得像中国足球队以为有洋教练就能打世界杯那样。想想看,一群各怀鬼胎的人手里有选票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当他们手中有钱有枪也有选票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当然没有伊斯兰国家那种可以一统大局的宗教领袖,也没有可以安邦定国的哈克大将军,连俄国那位能抗衡利益集团的普京也没有,于是各自为政,把国家利益瓜分拍卖殆尽。到你明白的时候,要挽回恐怕回天无术了。结论:只有进行理性社会文化改良才有民主成功希望,说白了就是要造就民主的民族才有民主的国家。
有位希腊人说过:“搞乱世界很容易,平定江山很难,但谁也不肯只经历其中一种”。